长安步月

明代     王弘诲

禁漏传宵迥,天街占月多。
澄光团玉魄,寒影泻金河。
圆缺时难定,浮沉岁屡过。
揽衣成独啸,数问夜如何。

步月

飞来峰

明代     王弘诲

飞来何处峰,阴洞锁重重。
有石皆成佛,无山不是松。
林栖闻法鸟,壑隐听经龙。
大地皆如幻,无论去住踪。

飞来峰

外孙张穆叔从父命远行至今半载杳无消息怅然感怀二首 其二

明代     王弘诲

游子天涯慈母衣,密缝曾否意迟归。
可怜向长婚初毕,漫学卢敖计总非。
霜雁已还虚信息,镜鸾空睹失容辉。
何时龙剑成双合,萧瑟寒江怨落晖。

消息

外孙张穆叔从父命远行至今半载

明代     王弘诲

远别仓皇归路长,王孙芳草怨斜阳。
祇知世子能共命,未念辞亲亦有方。
针虎百身宁可赎,子胥一剑为谁亡。
悠悠思子宫前水,欲赋招魂恐断肠。

消息

大椿图为郭明龙太史题

明代     王弘诲

沧桑衍麻姑,蓬莱深浅犹难图。
蟠桃艳王母,穹昊微茫岂易睹。
大椿尝闻纪漆园,春秋万有六千年。
一从此树名上古,至今画谱纷流传。
风流太史郭林宗,入门下马气如虹。
手携此图邀赋咏,顾言献寿□阿翁。
阿翁种德如种树,百年便作万年计。
□□□□雪霜姿,轮菌夙称庙廊器。
昔时朱轓骖□□,□□曾洒随车雨。
茇树今留蔽芾阴,栽□□□□阳里。
迩来解组还山中,武昌云树交蒙茸。
舒散形骇长自适,魏瓠齐栎将无同。
独含太液灌灵根,芝英兰蕊交暄妍。
迈种发祥徵太史,秀色高标振木天。
问翁行年踰稀古,渥丹为颜雪垂耳。
辟谷多应授赤松,出关傥许随仙李。
伫看丹诏下蒿莱,扶桑晓日相昭回。
柳径总称鸾凤树,桃源都拟栋梁材。
我披大椿图,试赋大椿篇。
繄翁人中树兮何嶙峋,吾不知其深培厚植几秋春。
祇今凝承雨露,披拂云烟,行当芘广野而凌苍旻。
觉海菩提成善果,牛山大木长心田,彼椿之大何加焉。
君不见南山桥,北山梓,俯仰垂休自今古。
又不见燕山桂,惬山槐,流芳奕代何悠哉。
世间不朽终何物,惟有荣名万载难湮没。
试看古来树德人,岂与寻常卉木论岁月。
君家大椿之树亦如此,蒙庄所称似未喻其旨。
乔木何如有世臣,太史勖之而已矣。

大椿

赠陈莲水迁镇远太守

明代     王弘诲

太守之官地,山川贵竹遥。
西南天欲尽,羌笮瘴全消。
露冕循苗俗,风声布汉条。
象贤君不忝,去矣听迁乔。

拟题玄兔应制

明代     王弘诲

窦绘传明视,爰爰意态轻。
奇毛含水色,异孕吐星精。
质岂千年变,衣疑六入成。
匿光蹲桂树,鍊药捣芝茎。
白露濡蟾魄,苍烟歛玉衡。
同文符卜筮,存野逐干城。
献瑞来安阜,驯游入镐京。
君王今万岁,特此进长生。

乞归候旨集杜 其三

明代     王弘诲

干戈衰谢两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万事纠纷犹绝粒,百年多病独登台。
新亭举目风景切,巫峡秋涛天地回。
独把渔竿终远去,一生怀抱向谁开。

登龙门塔分得龙门高深四韵 其三

明代     王弘诲

浴日沧波奠巨鳌,亭亭华表出林皋。
摩空日月金轮转,分界河山铜柱高。
万劫虚空摽色相,九天云物寄风骚。
好邀缑岭登仙子,莲叶舟轻带醉操。

夏日同陈仁甫陈公望游净业寺 其一

明代     王弘诲

禅房聊驻马,心赏惬幽期。
水阔人烟远,云閒客意迟。
杯深堪避暑,兴到共裁诗。
今日青莲畔,还同白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