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两朵芙蓉呈淡淡粉红色,像美人晕红的脸腮。恋恋不舍地特地为你再开一次。如果说使君没有这种感受,为什么这两朵芙蓉花不对别人开放?
使君呀,好好地看看濛濛细雨中的芙蓉花,它在为你动情而翩翩起舞!劝君多喝几杯满杯酒表示谢意。酒席前的东坡醉官又问:明年,芙蓉花开时,我们再为谁来敬一杯?
注释:
孟亨之:孟震,东平人,曾中进士。
拒霜:即木芙蓉。
君猷:徐君猷,字大受,东海人,当时知黄州,苏轼贬黄州,君猷待之甚厚。
两两轻红半晕腮:形容两朵芙蓉呈粉红色,像美人晕红的脸腮。晕腮,红脸。
独:唯一,特地。回:量词。
双花:两朵芙蓉花。
低昂:前栽后仰。十分杯:满杯酒。
尊前:酒席前。狂副使:东坡自称狂醉团练副使,无事可做的酒官。
来岁:明年。
《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公元1081年(宋神宗元丰四年)的十月。徐君猷刚上任不久,只有一年半的时间。在这个时候,苏轼受到孟亨之通判的邀请,在秋香亭相聚,一起畅饮并欢谈。苏轼以此词来赞颂徐君猷的功德。同时,苏轼还写了《太守徐君猷通守孟亨之皆不饮酒以诗戏之》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徐君猷的敬佩之情。这两篇作品都是苏轼对徐君猷的致敬和赞美。 《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创作背景详情»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词进行了分析和解读。词的上片通过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徐守的美好人格和丰厚政绩。作者运用灵敏的眼光和丰富的感情,观察并体验客观世界,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灵性,并将其写入作品中,以打动读者的心。作者用美丽、名贵的芙蓉花来表达对徐守的仰慕之情,展示了他对这位贤明的地方官的深情。通过拟人的手法,作者将人与花的情感联系起来,展现了高超绝妙的写作技巧。
下片则承接了上片的问话结句,通过描写芙蓉花在雨中的美丽和精神,表达了对徐守的劝诫和祝福。作者劝告徐守好好欣赏雨中的芙蓉花,它在为他而翩翩起舞,同时劝他多喝几杯满杯酒以表示谢意。最后,作者通过自问无答的三句话,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回味,询问明年芙蓉花开时,我们将与谁一起喝酒。这样的写作手法使词意蕴深远,给人留下了长久的印象。
整首词通过拟人手法和景语的运用,烘托了徐守的美好形象和政绩,同时展现了芙蓉花的美貌、感情和精神。词意含蓄而深刻,通过间接的表达方式,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整篇赏析对词的结构和意义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展示了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意图。
《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赏析详情»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