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原文赏析

  • jiāng
    shén
    ·
    shān
    dào
    zhōng
    shū
    wáng
    shì
  • [
    sòng
    dài
    ]
    xīn
  • chuān
    sōng
    zhú
    rèn
    héng
    xié
    yǒu
    rén
    jiā
    beì
    yún
    zhē
    xuě
    hòu
    shū
    meí
    shí
    jiàn
    liǎng
    sān
    huā
    zháo
    táo
    yuán
    shàng
    fēng
    jǐng
    hǎo
    zhēng
    duō
  • tíng
    yǒu
    jiǔ
    jìng
    shē
    wǎn
    hán
    xiē
    zěn
    jìn
    zuì
    cōng
    cōng
    guī
    suí
    chē
    bái
    cāng
    yán
    lǎo
    zhī
    shì
    shēng

原文: 一川松竹任横斜,有人家,被云遮。雪后疏梅,时见两三花。比着桃源溪上路,风景好,不争多。
旗亭有酒径须赊,晚寒些,怎禁他。醉里匆匆,归骑自随车。白发苍颜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相关标签:山水田园写景饮酒江神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道路两旁满地都是枝横叶斜的松竹,山中有一些人家被云雾遮住了。下雪后稀疏的梅树上,不时看到两三朵花。与陶渊明所说的桃花运溪边路上相比,风景好得差不多。
天晚了,酒店里有酒尽管去赊来喝吧,不然晚上天气寒冷,怎么能经受得住。醉酒后匆匆赶路回去,乘坐的马随车而行。我头发已白,容颜苍老,就在这里度过晚年吧。

注释:江神子:词牌名,即“江城子”。博山:《舆地纪胜》江南东路信州:“博山在永丰西二十里,古名通元峰,以形似庐山香炉峰,故改今名。”
一川:即“一片”或“满地”。
桃源:即桃花源。
不争多:即差不多。一作“不争些”。
晚寒些:一作“晚寒咱”。 《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在淳熙十四年(1187)前后创作的,当时辛弃疾正在带湖闲居。带湖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湖水清澈见底,周围群山环绕,景色宜人。辛弃疾在这里远离尘嚣,享受着宁静与自然的美好。

在这个时期,辛弃疾已经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词人。他以其才华横溢的作品而闻名于世,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赞赏和喜爱。然而,辛弃疾的一生并不如意,他曾经历过战乱和政治风波,多次被贬谪和流亡。带湖成为了他流亡时期的落脚之地,也是他寻求心灵慰藉和创作灵感的地方。

在带湖的闲居生活中,辛弃疾沉浸在自然的美景中,感受着湖水的清凉和山风的拂面。这些自然的元素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能够更加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他用词人独特的笔触,将自己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感悟融入到词中。

这首词可能是辛弃疾在带湖闲居时的一次心情抒发。他或许正坐在湖边的凉亭中,眺望着湖水波光粼粼,思绪万千。他的心中可能充满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也许他正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首词可能是他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的总结,也是他对未来的希望和向往的表达。

总之,这首词是辛弃疾在带湖闲居时创作的作品,它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辛弃疾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创作背景详情»

简析

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博山道中漫游的情景。上片描写了冬春之交时的博山道上,松竹倾斜,雪后疏梅,白云人家,景色自然优美。作者虚构了一种风格,认为这种景色不亚于桃花源的美丽。下片描述了作者在流连徘徊中,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傍晚,于是在旗亭赊酒,醉醺醺地回家。最后,作者感叹自己的衰老,不甘心只以悠游山水为生涯,以此作为结尾,表达了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哀,寓意浓郁而淡雅。 《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简析详情»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

猜您喜欢

念奴娇·梅

宋代 辛弃疾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

宋代 辛弃疾

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襟以潇湘桂岭,带以洞庭青草,紫盖屹西南。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
看使君,於此事,定不凡。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

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

宋代 辛弃疾

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圣处一灯传,工夫萤雪边。
麴生风味恶,辜负西窗约。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