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重叶梅》原文赏析

  • shēng
    chá
    ·
    chóng
    meí
  • [
    sòng
    dài
    ]
    xīn
  • bǎi
    huā
    tóu
    shàng
    kaī
    bīng
    xuě
    hán
    zhōng
    jiàn
    shuāng
    yuè
    dìng
    xiāng
    zhī
    xiān
    shí
    chūn
    fēng
    miàn
  • zhǔ
    rén
    qíng
    shēn
    guǎn
    jiāng
    feī
    yuàn
    zhé
    zuì
    fán
    zhī
    hái
    bīng
    jiàn

原文: 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
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折我最繁枝,还许冰壶荐。


相关标签:咏物梅花生查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梅花啊,你在百花开放之前绽开,在寒冷中出现。春寒料峭中,朦胧的月亮总是先照亮梅花。
主人十分喜爱你,不管江妃如何抱怨,也要折下最繁茂的枝头,插进壶中,供人玩赏。

注释:
重叶梅(zhòng yè meí):梅花的一种。 宋代范成大《梅谱》:“重叶梅,花头甚丰,叶重数层,盛开如小白莲,梅中之奇品。”
头上:先。
见(xiàn): “现”的古字,显现,出现。
霜月:月色如秋霜。
相知:了解我。相,范围副词,在此为“我”之意。
春风面:春风中花容。
江妃:即梅妃,唐明皇开元中,“高力士使闽、粤,见江采萍少而丽,选归,侍明皇,大见宠幸。性喜梅,所居悉植之。帝以其所好,戏名曰梅妃。”这里以江妃代梅妃。
许:答应,应诺。
冰壶荐(jiàn):即荐给冰壶。冰壶,即玉壶,可用来盛冰或浸花,比喻洁白。荐:进,进献。 《生查子·重叶梅》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辛弃疾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时的心境和创作动机。在青年时期,辛弃疾怀揣着报国雄心,渴望为国家做出贡献。然而,南宋朝廷的所作所为却让他大失所望。为了表达自己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关切,辛弃疾曾向朝廷上《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章,主张抗金,但却遭到了当权者的猜疑和排斥。

在这样的背景下,辛弃疾看到了在寒风中盛开的重叶梅花。梅花是冬季中的一抹鲜艳,象征着坚强和不屈的精神。辛弃疾被梅花的美丽和坚韧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词。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和表达自己的心情,辛弃疾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时局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对未来的希望。

这篇创作背景展示了辛弃疾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心路历程。他在国家面临困境时,不畏艰险,坚持表达自己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关切。梅花作为诗人的灵感来源,象征着他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同时也传递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希望。这篇创作背景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入了解辛弃疾的背景和创作动机的背景信息,使读者更能理解和欣赏他的作品。 《生查子·重叶梅》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咏重叶梅的咏物词进行的解读。首先,文章提到了重叶梅在雪中独自绽放的情景,通过引用其他诗句来突出重叶梅不怕风雪严冬的高尚品格。接着,文章描述了重叶梅作为报春花的特点,它在百花未开之时就已经开放,具有先觉者的独特风神。这一点与其他文人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表现出重叶梅在百花开放之前的特性。然后,文章提到了主人对重叶梅的喜爱和情深意重,主人对重叶梅的喜爱从未动摇过。最后,文章描述了主人把最好的重叶梅折下来插在冰壶水中供自己和友人欣赏的情景,表现出主人对重叶梅的喜爱和重视。整篇赏析通过描述重叶梅的特点和主人的情感,展现了重叶梅的美丽和可贵之处。 《生查子·重叶梅》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

猜您喜欢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宋代 辛弃疾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朝又暮。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堪恨处,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功名自误。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念奴娇·西湖和人韵

宋代 辛弃疾

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璧。谁把香奁收宝镜,云锦红涵湖碧。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
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欲说当年,望湖楼下,水与云宽窄。醉中休问,断肠桃叶消息。

西江月·渔父词

宋代 辛弃疾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