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赏析

  • lín
    jiāng
    xiān
    ·
    gǔn
    gǔn
    cháng
    jiāng
    dōng
    shì
    shuǐ
  • [
    míng
    dài
    ]
    yáng
    shèn
  • gǔn
    gǔn
    cháng
    jiāng
    dōng
    shì
    shuǐ
    làng
    huā
    táo
    jìn
    yīng
    xióng
    shì
    feī
    chéng
    bài
    zhuàn
    tóu
    kōng
    qīng
    shān
    jiù
    zài
    yáng
    hóng
  • bái
    qiáo
    jiāng
    zhǔ
    shàng
    guàn
    kàn
    qiū
    yuè
    chūn
    fēng
    zhuó
    jiǔ
    xiāng
    féng
    jīn
    duō
    shào
    shì
    xiào
    tán
    zhōng

原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相关标签:咏史抒怀人生哲理兴衰临江仙

译文及注释

译文:长江滚滚向东流,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不管是对是错,还是成功与失败(古今英雄的功成名就),到现在都是一场空,都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消逝了。当年的青山(江山)依然存在,太阳依然日升日落。
在江边的白发隐士,早已看惯了岁月的变化。和老友难得见了面,痛快地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多少事,都付诸于(人们的)谈笑之中。

注释:淘尽:荡涤一空。
渔樵:此处并非指渔翁、樵夫,联系前后文的语境而为动词:隐居。此处作名词,指隐居不问世事的人。
渚(zhǔ):原意为水中的小块陆地,此处意为江岸边。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二

滚滚长江向东流,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到头来都是一场空。只有青山依然存在,太阳依然日升日落。

在江边的白发隐士,早已看惯了岁月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多少事,都付诸于人们的谈笑之中。

注释:
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等六种。常见者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东逝水:是江水向东流逝水而去,这里将时光比喻为江水。
淘尽:荡涤一空。
成败:成功与失败。
青山:青葱的山岭。
几度:虚指,几次、好几次之意。
渔樵:此处并非指渔翁、樵夫,联系前后文的语境而为动词:隐居。此处作名词,指隐居不问世事的人。
渚(zhǔ):原意为水中的小块陆地,此处意为江岸边。
秋月春风: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浊(zhuó):不清澈;不干净。与“清”相对。浊酒 :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古今:古代和现今。
都付笑谈中:在一些古典文学及音乐作品中,也有作“尽付笑谈中”。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译文及注释二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是关于明朝时期的文人杨升庵的故事。杨升庵在1511年参加殿试并获得第一名的成绩,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然而,在1524年,他因得罪了明朝的皇帝朱厚熜而被发配到云南充军。在云南的充军期间,杨升庵经常四处游历,观察当地的民风民情。他与当地的读书人交流,谈论诗歌和哲学等话题,留下了许多描写云南的诗篇。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其中一篇诗歌,展示了杨升庵对云南的观察和感受。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镜子就只是一面平淡无奇的玻璃。这首词通过历史的叙述,展现了人生的辛酸与悲壮,同时也传达了对于名利的淡泊与对于生命的思考。作者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历史的兴衰,以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沉浮。词中的渔夫和樵汉代表了平凡人的生活,他们在江湾之上,感受着秋月和春风,展现了一种宁静和闲适的氛围。然而,词中也透露出一丝孤独和苍凉,这种孤独和苍凉在朋友的到来和酒的相聚中得到了一些慰藉。词中的浊酒象征着友谊的高淡平和,它不仅仅是酒,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词中的大江奔腾而去,英雄人物随之消失不见,这表达了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和孤独感。词中的“是非成败转头空”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纷繁世事的轻视。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起伏,使得人们对于名利的追求变得渐渐淡化,对于生命的思考变得更加深刻。词中的青山依旧在,夕阳依旧红,表达了一种不变的东西,而古今多少事则展示了一种变化的事物。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历史的镜子,人们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也可以看到世事的沧桑和变迁。这首词通过对历史的咏叹,让人们在感受历史的同时,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鉴赏详情»

艺术特点

这篇文章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比喻手法的运用:文章中使用了多个比喻来表达作者对历史进程和人生的思考。通过将江水比喻为历史的进程,后浪推前浪比喻英雄的丰功伟绩,以及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长,作者通过比喻手法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其中的意境。

2. 意象的运用:文章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描绘景物和情感。通过描绘长江、逝水、浪花、青山、夕阳等景物,以及渔樵、江渚、秋月、春风等生活场景,作者通过具体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界和人生的美好与变幻。

3. 对比的运用:文章中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短暂。通过对比历史的长河带走一切和青山夕阳依旧的景象,作者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悲伤感。

4. 字眼的运用:文章中使用了一些生动的字眼,如滚滚、淘尽、转头空、依旧在、几度、惯看、喜相逢、笑谈等,这些字眼给词曲增加了一定的动感,使整篇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综上所述,这篇文章通过比喻手法、意象描写、对比和生动的字眼运用,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动感的氛围。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艺术特点详情»

明代诗人杨慎的照片
杨慎

杨慎(1488~1559)是明代文学家,被誉为明代三大才子之首。他的字是用修,号是升庵。后来因为被流放到滇南,他自称为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他是杨廷和的儿子,汉族,出生在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祖籍是庐陵。

杨慎在正德六年成为状元,后来担任官职翰林院修撰,负责修订武宗实录。当武宗微行出居庸关时,他上书抗议。世宗继位后,任命他为经筵讲官。然而,在嘉靖三年,因为参与了“大礼议”,他受到了廷杖的惩罚,并被贬谪到云南永昌卫,直到终老。

杨慎是明代文学界的重要人物,他的著作丰富,被称为第一。尽管他的诗歌不专注于盛唐风格,但仍然有一定的倾向。在被贬谪之后,他表达了许多愤怒和不满。他还擅长写作散文、词和散曲,他的古代考证作品范围广泛。他的著作达到了一百多种。后人将他的作品编辑成《升庵集》。

猜您喜欢

一毛不拔

魏晋 邯郸淳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
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
”即唤夜叉拔之。
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
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叶公好龙

两汉 刘向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卖油翁

宋代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