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凌波仙子尘土沾上罗袜,在水上轻盈地踏着微月。
是谁招引来着断肠的惊魂,种成了寒花寄愁绝。
形体素洁、蕴含芳香欲倾城,山矾是她的弟弟梅是兄。
我独坐相对真是个被花恼,出门一笑但见大江横。
注释:
王充道:作者的友人,当时在荆州做官。
水仙花:放在盆中与水石同供,白花黄心,有“金盏银台”之称,绿叶亭亭,幽香微吐,是冬天花中清品。
“凌波”句:借用曹植《洛神赋》中“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描写,把水仙比作在月下水上行走的洛神。
微月,任渊注:“盖言袜如新月之状”,这说得通。
断肠魂:悲伤的灵魂。这句是说,是谁把洛神的断肠魂招来,变成冬天开放的水仙花,来寄托她深深的愁恨。
体素:指质地素洁,形容水仙花很素雅。倾城:美丽得可使一城人都为之倾倒。语出《汉书·孝武李夫人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山矾”句:说梅花开在水仙花之前,故称兄。山矾:本名郑花,春天开小白花,极香,叶可以染黄,黄庭坚因其名太俗,改为山矾。
真成:真个是。恼:撩拨。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首诗是黄庭坚在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东归途中,路过沙市过冬时所作。黄庭坚在被卷入新旧党的斗争后,被贬谪到四川的黔州和戎州数年。当他五十一岁时,他接到了从四川回到湖北的召唤,并被任命为太平州知州。在等待新的任命期间,他在荆州的沙市等待。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创作背景详情»
《洛神赋》是曹植创作的一篇赋,通过描写水仙花的美丽和洛神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花的深情和对爱情的伤感。
诗篇开头两句“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通过洛神的形象来描写水仙花,将静态的花朵写成了轻盈慢步的仙子,使其具有了动感和生命力。接下来的两句“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则将洛神与花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对花的深情和对爱情的伤感。洛神的断肠是因为对爱情的伤感,而这种伤感也被移植到了花上,使人为之感到愁绝。
接下来的四句“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则从水仙引出了山矾和梅花,并牵涉到了诗人本身。作者用“倾城”来比喻水仙花的美丽和清香,而将山矾和梅花与水仙进行比较,表达了水仙在梅花之下而居山矾之上的意境。山矾这个名字是黄庭坚起的,他在《戏咏高节亭边山矾花二首》的序中提到了为郑花改名山矾的事情。通过将山矾与水仙进行比较,作者展示了水仙的高贵和独特之处。
整篇赋的意境和笔调在前后部分有着明显的变换。前面四句主要描写了水仙本身的美丽和洛神的形象,而后面四句则从水仙引出了山矾和梅花,并牵涉到了诗人本身的议论和抒情。这种变换使整篇赋具有了层次感和变化,增加了赋的艺术魅力。
总的来说,《洛神赋》通过描写水仙花和洛神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花的深情和对爱情的伤感。通过将洛神的形象与水仙花进行比较,使花具有了生命力和动感。同时,通过将水仙与山矾和梅花进行比较,展示了水仙的高贵和独特之处。整篇赋在意境和笔调上有着明显的变换,增加了赋的艺术魅力。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赏析详情»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出生于1045年8月9日,出生地为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一起被称为“一祖三宗”,其中黄庭坚是其中一宗。
黄庭坚曾在苏轼门下学习,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一起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与苏轼齐名,被世人称为“苏黄”。黄庭坚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山谷词》,这部作品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才华。
除了文学方面的成就,黄庭坚的书法也非常出色,他的书法风格独树一格,被誉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逝世于1105年5月24日,享年60岁。他的一生为文学和书法界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人广泛称颂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