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在中秋的时候,捣衣声和风声混杂在一起,蟋蟀仿佛在思索着清爽的秋天。面对这样的景象,我不会像宋玉那样去纾解悲愁。我将凄凉的心情整理起来,给每个酒杯都倒上美酒,内心更加觉得无法抵挡这样的宁静。明月挂在南楼,正是我觉得充满情趣的地方。
怅惘这样的心情,于是我拿起笛子吹奏,笛声的韵律悠扬。在这平静的时刻,美好的夜晚,就让我痛饮于此。看着这美丽的风景,我倚着曲曲折折的栏杆,眼中的宇宙也只是微小的浮萍。喝醉了就靠着枕头睡在江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醒来。
注释:砧声:也作“碪声”,指捣衣声。元好问的《短日》中有句:“短日碪声急,重云雁影深。”
蟠蟀:蟋蟀的一种,宋代顾逢曾作《观鬭蟠蟀有感》。
高秋:天高气爽的秋天。
宋玉解悲秋:宋玉的《九辨》中有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兴况:情趣,意趣。
分付:分别倒酒给酒杯。
醽醁(líng lù):古代的一种美酒。
清时:指太平盛世,平静的时刻。
金瓯(ōu):酒杯的美称,瓯指杯子。
阑干十二:形容曲折的栏杆。阑干指栏杆,十二形容曲折之多。
欹(qī):斜倚着,斜靠。
《水调歌头·中秋》译文及注释详情»
,更显得悠扬动人。倒金瓯是指倒置的金酒杯,形容饮酒的情景。倚栏干则是指倚在栏杆上,静静地欣赏月光。这些情景都展现了词人在赏月时的愉悦和陶醉之情。最后一句“醉困不知醒”,则是表达了词人沉醉于月光之中,完全忘却了自己的身世和烦恼,陶醉在赏月的美好之中。
整首词以秋意为线索,通过描写砧声、蟋蟀声等秋声,表达了词人对秋天的感受和思考。在词的结构上,上片以砧声和蟋蟀声为引子,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凄凉和孤独;下片以明月为转折,展现了词人在赏月时的愉悦和陶醉。整首词情感起伏跌宕,通过对秋天和月亮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的追求。
醉不复醒”,沉浸在酒与江流的世界中,不再被世俗所困扰。
整首词以秋天的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砧声、蟋蟀和明月等元素,表达了词人对高洁、旷达和隐居生活的向往。词中运用了倒装句、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使词意更加深远。米芾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思考,使人在欣赏词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词人的情感和思想。
《水调歌头·中秋》鉴赏详情»
米芾(1051-1107)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画家和书画理论家。他的祖籍是太原,后来迁居襄阳。米芾天资高迈,个性萧散,喜欢整洁,效仿唐代人的服饰,同时也热衷于收集奇石。他被世人称为米颠。米芾的书画风格独特,能够画出枯木、竹子和石头等物,常常带有新意。他也擅长画山水,创造了水墨云山墨戏的风格,画面中烟云掩映,平淡而天真。米芾不仅擅长绘画,还善于诗歌创作,同时也精通书法,尤其擅长篆、隶、楷、行、草等不同的书体。他擅长临摹古人的书法作品,达到了乱真的程度。米芾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他曾担任过校书郎、书画博士和礼部员外郎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