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心里只有忧和伤。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如同喝醉酒一样。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穗儿红彤彤。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中如噎一般痛。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注释:
黍(shǔ):北方的一种农作物,形似小米,有黏性。离离:行列貌。
稷(jì):古代一种粮食作物,指粟或黍属。
行迈:行走。靡(mǐ)靡:行步迟缓貌。
中心:心中。摇摇:心神不定的样子。
悠悠:遥远的样子。
噎(yē):堵塞。此处以食物卡在食管比喻忧深气逆难以呼吸。
《黍离》译文及注释详情»
《王风·黍离》一诗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周朝时期。根据《毛诗序》的记载,这首诗是由一位名叫闵宗周的周朝大夫创作的。当时,闵宗周在执行国家任务时,经过了宗周的故宫庙宫室,发现这里种满了禾黍。然而,闵宗周的家族遭受了颠覆,他在离开宗周时感到彷徨和不舍,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然而,关于《黍离》一诗的背景,历来存在着争议。有三家诗中的韩、鲁遗说与毛序的记载不同。此外,宋代儒学家程颐提出了一种臆测,认为诗中的“彼稷之苗”指的是后稷的苗。
总之,无论是闵宗周在宗周遭受颠覆后的彷徨和不舍,还是其他解释,都为《王风·黍离》这首诗赋予了特殊的创作背景。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意境,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黍离》创作背景详情»
《黍离》一诗的主旨是表达了诗人对时世变迁所引起的忧思。尽管历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但诗中所蕴含的沧桑感是无可争辩的。诗中没有明确的背景,但它所展示的沉重感动着读者的心灵。
从诗教的角度来看,《黍离》之所以列于《王风》之首,是因为它是大夫闵宗周的作品。作为诗说的正统,它在地理和政治上都有特殊的含义。从地理上说,它是关于王城的歌曲;从政治上说,它代表了已经失去了《雅》诗正统的时代,因此成为了《王风》的一部分。
根据《诗序》的解释,诗中的典型情境应该是平王东迁后不久,一位大夫行役至西周都城镐京,发现昔日的城阙宫殿已经不复存在,繁盛荣华也消失殆尽,只剩下郁茂的黍苗和偶尔传来的野雉的哀鸣。这样的情景让诗人不禁感到悲伤,泪水满衫。诗人选择了一种物象浓缩化和情感递进式发展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情感,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广泛和持久的震撼力。
整首诗共分为三章,每章十句。具体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可以根据诗的原文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鉴赏。
《黍离》鉴赏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