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华阴山,自以为大。
高百丈,浮云为之盖。
仙人欲来,出随风,列之雨。
吹我洞箫,鼓瑟琴,何訚訚!
酒与歌戏,今日相乐诚为乐。
玉女起,起舞移数时。
鼓吹一何嘈嘈。
从西北来时,仙道多驾烟,
乘云驾龙,郁何务务。
遨游八极,乃到昆仑之山,
西王母侧,神仙金止玉亭。
来者为谁?赤松王乔,乃德旋之门。
乐共饮食到黄昏。
多驾合坐,万岁长,宜子孙。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操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通兵法,善于诗歌创作,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他的散文也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被称为建安风骨。著名作家鲁迅评价他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除了文学才华,曹操还擅长书法,尤其擅长章草。唐朝书法家张怀瓘在《书断》中评价他的书法为“妙品”。
曹操于220年正月庚子去世,享年66岁。他的一生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称为“曹氏文武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