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骨玉石般硬朗,眉毛涂螺黛般黑亮,杜家小郎,生得真是男子汉的好模样。
仪态庄重神气沉静,将来定能成栋梁,像用秋水剪成的一双眼珠,晶莹闪光。
骑着竹马玩耍,绿尾枝叶乱蓬蓬摇晃,鸾鸟形的银坠儿耀眼,蹦跳在背心上。
东邻有一位想和他成亲的娇美小姑娘,他大笑着书空来拒绝,因为另有主张。
杜郎眼光远志向大,将来功业定辉煌,到那时,可别把我这姓李的作歌人忘!
注释:
唐儿歌:《又玄集》作“《杜家唐儿歌》”。唐儿:杜黄裳之子,小名叫“唐儿”。杜黄裳夫人是唐朝的公主,所以儿子小名取作“唐儿”。
杜豳(bīn)公:杜黄裳,字遵素,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南)人,官为平章事,封邠(即豳字,唐玄宗改为邠)国公。
头玉:指玉一般的头骨。硗(qiāo)硗:坚硬貌。这里指头骨隆起。刷翠:涂抹上青绿色。古时女子用螺黛(一种青黑色的矿物颜料)画眉,称眉为“翠黛”。这里是说唐儿眉毛乌黑,像涂画过螺黛一样。
杜郎:即唐儿。
骨重神寒:谓体态稳重,神气沉静。天庙器:皇帝祭天的庙堂中摆设的祭器,借指国家重用的人才。
瞳人:指眼珠。秋水:形容目光明澈。
竹马: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子。梢梢:“竹枝披散之貌”。
银鸾:项圈下鸾鸟形的银坠子。睒(shǎn):闪。半臂:短袖或无袖衣。叶葱奇注谓:“即现在的背心。”这句说,唐儿一跳跃,银坠儿便一摆动,银鸾仿佛在背心上一跳一踏似的。
娇娘:娇美的姑娘。对值:对亲,配偶。
浓笑:大笑。书空:用书指在空中写画字形。
眼大心雄:眼光阔大,志向雄伟。知所以:谓预料他将来会有所成就。
《唐儿歌》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是李贺在长安做奉礼郎的三年期间创作的。具体来说,应该是李贺初次进入长安并担任奉礼郎时所写的。当时,杜黄裳是朝廷的宰相,李贺曾经写过一首歌颂他的《沙路曲》。由于李贺对杜黄裳的赞美,他也对杜黄裳的儿子产生了兴趣。因此,李贺创作了这首《唐儿歌》,以歌颂杜黄裳的儿子,并表达了自己对升迁和官场事务的渴望。 《唐儿歌》创作背景详情»
这首诗是一篇应酬之作,但却不呆滞死板,语句洗炼生动,塑造了一个儿童头角峥嵘、卓尔不群、抱负远大的形象。诗的前四句从面相和骨相上着笔,描绘了唐儿额头丰隆、眉如苍翠,神气娴雅,双目清澈有光,展现了他的聪明和美丽。接下来的五、六句通过骑竹马表现了他的活泼可爱,动静结合,形神兼备。最后四句则侧面描写了妩媚的小女孩对他的倾慕,以及他在空中画“唐”字的抱负。诗人预言他将来一定会有大作为,并开玩笑地说到时候别忘了他这个写赞歌的人也姓李。
尽管这首诗是应酬之作,但写得却不呆滞死板,语句洗炼生动。诗人通过描写唐儿的形象,展现了他的俊美聪明、活泼可爱。特别是“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这两句,更加真切传神。诗人李贺自己没有生育过孩子,所以特别喜欢“唐儿”,他带着爱心去描写眼前活泼天真的孩子,诗笔灵动,诗思活泼,真趣盎然,语言绚烂艳丽。诗人通过艺术想象,作合理的推想,虚实结合,描写生动,艺术构思灵活精巧。总的来说,这首诗虽然是应酬之作,但却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对儿童的热爱。
《唐儿歌》赏析详情»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是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汉族,出生于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他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朝郑王李亮的后裔。
李贺被誉为“诗鬼”,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并称为唐代三李。他的诗集《昌谷集》流传至今。
李贺是中唐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他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受赞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的生活方式充满了抑郁感伤和焦思苦吟。他在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的职位,回到了昌谷。然而,他在27岁的年纪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