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正值清明天气,愁绪萦怀,整日没精打采,如痴如醉。暖风轻拂,台榭的周围,绿树成荫。归来的燕子,新巢已经筑成,小小的池塘,长满了青青的荷叶。正是悠然欣赏游玩的时节,然而生活在这里的女主人公却只是将单衣随意披在肩上。
鲜红的石榴花就像红色的薄绸。女主人公倚靠在窗外几竿修长的竹子下。有一个她关心的人,却难以相见,只能白白的盼望。女子在深闺里一会儿坐下,一会儿又站起,坐立不安,也不想梳妆打扮,虽然思念使人憔悴,但即使打扮好了,遮盖了憔悴的颜色,又有谁来欣赏呢?
注释:
鹤冲天:词牌名,双调八十四字,上片九句五仄韵,下片八句五仄韵。
台榭:建在土台上的敞屋。
薰风:和风,初夏时之东南风。又同“南风。
蔽:遮盖,指荷叶长满荷池。
红绡(xiāo):红色薄绸。
修篁(huáng):修竹,高长之竹。
关心处:指关心之人。
凝睇(dì):凝视,注视,注目斜视。
《鹤冲天·清明天气》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首词《鹤冲天》的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它是由杜安世创作的,他是一位多情自古伤离别的人。他深知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和生活遭遇下所经历的复杂心理状态,包括悲悼、悔恨、失落和惆怅等。这首词正是通过描绘这些心理状态来反映女子们的内心世界。 《鹤冲天·清明天气》创作背景详情»
不失为一种创新。接着,词人写出了闺人的幽怨情怀和憔悴情态。“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这句描写石榴花的美丽,通过比喻的手法,将红绡与石榴花相比,突出了石榴花的鲜艳和美丽。而闺人的美丽却只能用一撮红绡来比喻,可见她的容貌已经憔悴不堪。这种对比的手法,使得闺人的幽怨情怀更加深刻。
接下来,词人通过描写闺人的行为和心情,进一步展现了她的幽怨和憔悴。“独自倚栏,无限伤怀”,这句写出了闺人独自倚栏的情景,她孤独地站在栏杆旁,无限地伤怀。她的心情如同春天的花朵凋谢,无法抵挡寂寞和离别的痛苦。而后面的“独自倚栏,无限伤怀”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她的孤独和伤感。
最后,词人通过描写闺人的容貌和心情,将她的幽怨情怀和憔悴情态达到了极致。“半笼软玉肌体”,这句写出了闺人柔软洁白的肌肤,通过“半笼”一词,表现出她的漫不经心和呆滞的神情。她的容貌虽然美丽,但却被愁绪所笼罩,显得无精打采。这种对比的手法,使得闺人的幽怨和憔悴更加深刻。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写环境、人物和心情,展现了闺怨的主题。词人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衬托出闺人的孤独和伤感;通过对闺人的描写,展现了她的幽怨情怀和憔悴情态。整首词以铺叙为主,少粉饰,真实地表达了闺怨的情感。词人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词意更加深刻。这首词在北宋前期的词作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后世的词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鹤冲天·清明天气》鉴赏详情»
根据提供的内容,杜安世是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份不详。他的字是寿域,也有一些资料将他的名字写作寿域,字安世。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中载有《杜寿域词》一卷,但对于杜安世本人的情况并不详细,也称他的词作不够出色。他的词作被列在张先后和欧阳修之前。黄升的《花庵词选》中提到他的字是安世,名字是寿域。陆贻典校本的《杜寿域词》也有所记载。《四库总目提要》卷200中称他的词作“往往失之浅俗,字句尤多凑泊”。他是一位慢词作家,同时也能自己创作新曲。《四库总目》中有关于他的传记。他的作品有《寿域词》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