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雨刚刚停,远处升起温暖的雾气。在宁静的小园里,花朵已经凋谢殆尽。我轻轻伸手摘下一对红豆,低下头,想起我们生死相隔,不禁泪流满面。当人离开时,就像这过去的春天容颜不再,繁华易逝。我拿着酒来到溪边伤神。即使有人在桃花面前,有一叶小舟,也只是一种思念和离愁。
注释:南乡子:唐代教坊曲名,后来用作词牌。也叫做《好离乡》、《蕉叶怨》。最初是单调的,有27字、28字、30字三种形式,平仄和韵脚可以互换。
红豆子:指相思树结的果实。果实成荚,微扁,子大如豌豆,颜色鲜红或半红半黑。古人将其作为爱情或相思的象征。唐代王维的《相思》中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卮酒(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酹(lèi):指将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立誓。石尤:石尤风,即逆风或顶头风。
“别自”二句:意思是分别之后,肯定还有人在这里乘小船离别。桃叶渡,是渡口的名字。它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畔,因为晋王献给他的妾桃叶而得名。后来人们用它来代指情人分别的地方,或者分别的意思。
“一种”句:指的是相同的烟波渡口,相同的分别,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离愁。
《南乡子·烟暖雨初收》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纳兰与江南才女沈宛的相识和离别故事。起初,纳兰和沈宛只是通过书信往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逐渐产生了情愫。最终,纳兰娶沈宛为妾,他们的婚姻充满了甜蜜和爱意。然而,由于纳兰的身份特殊,他们最终不得不分离。纳兰决定送沈宛回江南,这就是《南乡子·烟暖雨初收》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这首词表达了纳兰对沈宛的深情告别和对分离的痛苦。 《南乡子·烟暖雨初收》创作背景详情»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抒写离愁别绪的词作进行分析和解读。词作以描写雨后小院的情景开篇,表现出幽静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可以看到两人即将分别的情景,他们相对无语,泪水涌满眼眶。接着,词作提到爱人采下两颗红豆,低头和词人说着分别的话语,不禁泪流满面。红豆在古代常被用来象征爱情和相思,这里也是一样,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深情。词作还引用了典故“石尤”,女主人公希望能够像石尤一样阻止爱人远行,但愿望最终破灭,爱人离去,两人只能独自品尝忧愁。词作的上片追忆往昔,下片描写别后的幽情。爱人离开后,女主人公感觉春天也随之离去,她用酒来祈祷船能够遇上顶头风。整首词以淡淡的白描和平实的语言传递出女主人公内心的愁苦之情,读后给人一种别样的感受。 《南乡子·烟暖雨初收》赏析详情»
纳兰性德(1655-1685)是清代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纳兰词”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在满汉融合时期,他所属的贵族家庭的兴衰与王朝国事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他曾侍从帝王,但他向往平淡的生活经历。他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上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他的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的词作《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流传至今,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有意境,是他众多代表作之一。这首词表达了人生如初见般美好,为何秋风会悲伤画扇?人心本应不变,却常常易变。这些词句充满了深意,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感慨和思考。
纳兰性德的生平中,他经历了家族的兴盛和衰落,也经历了个人的起伏和变迁。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他的词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纳兰性德的生命在1685年结束,他的早逝使他的词作更加珍贵。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