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毛毡》原文赏析

  • hóng
    máo
    zhān
  • [
    qīng
    dài
    ]
    sōng
    líng
  • hóng
    máo
    guó
    jiù
    zhōng
    guó
    xiāng
    mào
    ,
    biān
    shuài
    jiàn
    zhòng
    dēng
    àn
  • hóng
    máo
    rén
    qǐng
    zhān
  • shuài
    zhān
    suǒ
    róng
    zhī
  • rén
    zhì
    zhān
    àn
    shàng
    dàn
    róng
    èr
    rén
    zhī
    róng
    rén
  • qiě
    qiě
    dēng
    qǐng
    zhān
    dēng
    bǎi
    rén
  • duǎn
    rèn
    bìng
    chū
    beì
    lüè
    shǔ
    ér

原文: 红毛国,旧许与中国相贸易,边帅见其众,不许登岸。
红毛人固请赐一毡地足矣。
帅思一毡所容无几,许之。
其人置毡岸上,但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
且拉且登,顷刻毡大亩许,已登百人矣。
短刃并发,出于不意,被掠数里而去。


相关标签:初中文言文寓言故事

译文及注释

红毛国:明、清时有些人称英国、荷兰国为“红毛国”。据《明史·和兰传》及《清史稿·邦交志》,自明万历中,荷兰海商始借船舰与中国往来。迄崇帧朝,先后侵扰澎湖、漳州、台湾、广州等地,强求通商,但屡遭中国地方官员驱逐,不许贸易;惟台湾一地,荷兰人以武力据守,始终不去。清顺治间,荷兰要求与清政府建交,至康熙二年遣使入朝。其后清廷施行侮禁。二十二年,荷兰以助剿郑成功父子功,首请开海禁以通市,清廷许之,乃通贸易。本篇所记,系据作者当时传闻,时、地未详。

固:坚持。
请:请求。
无几:没多少。
但:只。
且……且……:一边……一边……。
登:登上
刃:刀。
足:足够。
毡大亩许:左右。
并:一起。
去:离开。
众:人多。
许之:允许。
容:容纳。
顷刻:片刻。
发:发射。
意:思想,意料。
掠:掠夺。
赐:赐予。
许。上文有四个“许”,它们的含义分为两类:“旧许与中国相贸易”、“不许登岸”、“许之”中的三个“许”,均指“允许”、“答应”;“顷刻毡大亩许”中的“许”,指“左右”、“约”、“光景”,意为顷刻之间那块毡毯就扩大到一亩地左右。 《红毛毡》译文及注释详情»

清代诗人蒲松龄的照片
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他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在19岁时,他应童子试,并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后来他成为补博士弟子员。然而,他屡试不第,直到71岁时才成为岁贡生。

由于生活所迫,蒲松龄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的邀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他在这里舌耕笔耘近40年,直到1709年才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蒲松龄因病逝世,享年76岁。

蒲松龄创作了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这部作品以奇闻异事为题材,描写了各种神怪、鬼魂、妖精等超自然现象,同时也融入了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思考。《聊斋志异》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贾人食言

清代 邹弢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呼救命。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未至,贾人曰:"我富者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登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但予十金?"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捕鱼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或曰:"何以不就?"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未久,贾人没。

蛇衔草

未知 佚名

昔有田夫耕地,值见伤蛇在焉。
顷之,有一蛇衔草着伤口上,经日创蛇走。
田夫取其余叶治伤,皆验。
本不知草名,乡人因以蛇衔名之。
古人云:蛇衔草能续已断之指如故,非妄言也。

娘子军

宋代 孔平仲 撰

唐高祖之第三女,微时嫁柴绍。
高祖起兵反隋,绍与妻谋曰:“尊公欲扫平天下,绍欲迎接义旗,二人同去则不可,吾独行又俱后害,未知机如何?”妻曰:“公宜速去。
予一妇人,临时自为计。
”绍即间行至太原投高祖。
妻乃归酃县,散家资,起兵以应高祖,得兵七万人,颇多为女子,与太宗俱围京城,号曰娘子军。
京城平,封为平阳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