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她的纤腰像嫩柳一样婀娜,白皙的双手仿佛握着一团雪。当玉钩卷起车帘,露出她美丽的身影,我便紧随在她的车后不舍离去。随着车轮扬起的香尘,我们穿越京城的大街,一直走进黄昏的暮色。
注释:南歌子:唐代教坊曲名,后来也用作词牌名。又称为南柯子或风蝶令。收录于《金奁集》的仙吕宫部分。
似带、如丝:都是形容柳树的,即像带子或丝线一样垂下的柳树。这里用柳树来比喻女子的腰身。
酥:凝固的油脂,形容丰润柔嫩。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团酥指的是蜡烛。
握雪花:形容手上涂有脂粉,如同握着洁白的雪花。
玉钩:用玉制成的帘钩。
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口。
七香车:指涂有多种香料装饰的华贵车子。
《南歌子·似带如丝柳》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唐代诗人温庭筠的生活和创作环境。温庭筠因为自负才华,不受上层社会的喜爱,导致他的仕途不顺,屡遭失败。为了寻求安慰和放松,他常常与放荡子弟一起去酒肆和青楼,沉迷于花间柳畔的冶游之中。在这个时期,他以各个社会阶层的女性为创作题材,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这首词就是其中之一。这首词通常被认为是从男子的视角来描绘女子形象,也有人认为它反映了女子期盼男子归家的心情。 《南歌子·似带如丝柳》创作背景详情»
温庭筠的这首词以女性的口吻代言女子的相思之情,通过描写女性的容貌、服饰、起居和心态等方面,展现了女性的美丽和相思之情。整首词以男子对女子的追慕为主题,描写了男子追慕女子的情景。
词的开头两句描写了男子所见到的女子的美丽形象,用“似带如丝”、“团酥雪花”来形容女子的容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女子的婀娜和光洁。接下来的三句写男子对女子的倾慕之情,描写了女子乘坐华美小车,在繁华的道路上驶过,男子留连忘归,眼睛和心都追逐着远去的香车。这些描写展现了男子对女子的深深迷恋和追求。
整首词只有五句二十三个字,却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缠绵的情感,将一个痴情男子的形象和心境都描绘得栩栩如生。他深深地爱着女子,但并没有轻浮的行为;他追逐着香车,但并没有狂放的举动。作者对单相思的描写把握得恰到好处,既表达了男子的深情,又不过分夸张。
对于这首词,还有一种解读认为是女子在闺中期盼男子归来。前三句描写了女主人公期盼男子归来的情景,后两句则描写了她想象中的意中人正在驱车赶来。这种解读强调了女子对男子的思念和期待。
总的来说,温庭筠的这首词通过女性的口吻,描写了男子对女子的追慕之情。无论是男子对女子的倾慕,还是女子对男子的期盼,都展现了深深的情感和相思之情。这首词通过简洁而精致的描写,将男女情事表达得淋漓尽致。
《南歌子·似带如丝柳》赏析详情»
温庭筠(约812—866)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本名是岐,字飞卿,出生在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温庭筠天资聪颖,思维敏捷,每次参加考试都能押官韵,用八叉手成就八韵,因此也被称为“温八叉”。然而,他过于自负,喜欢讽刺权贵,经常触犯忌讳,引起时人的厌恶,所以多次参加进士考试都没有取得成功,一直被贬抑,终生未能实现自己的志向。他最后的官职是国子助教。他精通音律,擅长写诗,与李商隐齐名,被称为“温李”。他的诗歌辞藻华丽,细腻娴熟,内容多写闺情。他在词的艺术成就上超过了晚唐其他词人,是“花间派”词人中最重要的一位,对词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词史上,他与韦庄并称“温韦”。他的存世词作有七十余首。后人编辑了《温飞卿集》和《金奁集》来收录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