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应为“别驾”之职。 《一萼红·古城阴》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是根据夏承焘的《姜白石词编年笺校》所述。据夏承焘的记载,这首词“托兴梅柳,以梅起柳结”是继《浣溪沙》(客山阳)之后第二篇记合肥情事的词章。这首词是在淳熙十三年(1186年)姜白石客居长沙游岳麓山时所作的。 《一萼红·古城阴》创作背景详情»
这首词的主题是白石对合肥情侣的思念和飘泊之苦。词中描写了白石与合肥情侣初识的地点赤兰桥,以及分手时正值梅开时节,这些与合肥情事有关的元素成为了白石思念的源泉。词中还描述了白石在长沙游赏时的心情,从梅花到湘江,他的游兴逐渐消失,悲伤涌上心头,最终醉吟成词。
词的上序描写了白石游赏时的心情,他看到了官梅的花蕾,但还不到摘花插发的时候。官梅象征着白石与合肥情侣的回忆,而梅花与柳树一样,都能唤起他的伤心事。接着,词中用对仗的手法描写了冰胶和雪老,表达了凝冰难化、积雪不融的寒冷感。最后一句“云意还又沉沉”,进一步加深了词境的幽深清苦,暗示着白石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以梅花、柳树和寒冷的景象为线索,表达了白石对合肥情侣的思念之情和飘泊之苦。词的语言简练,用字独特,给人一种刚劲的感觉,形成了一种深远清苦的意境。
《一萼红·古城阴》赏析详情»
姜夔(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出生于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和音乐家,被誉为艺术全才。
姜夔的作品以空灵含蓄而著称,他在诗词、散文、书法和音乐方面都有出色的造诣。他的诗词作品充满了深情和哲理,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他的散文作品则展现了他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独到见解。姜夔的书法风格独特,笔力雄健,被誉为一代宗师。他还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的歌曲。
姜夔的代表作品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和《绛帖平》等。这些作品流传至今,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研究。
姜夔于1221年去世,享年67岁。他的离世给南宋文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被誉为继苏轼之后又一位难得的艺术全才。他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