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舟高荡涨波凉。愁被矮桥妨。暮烟疏雨西园路,误秋娘、浅约宫黄。还泊邮亭唤酒,旧曾送客斜阳。
兰舟(lán zhōu)- 高高地荡漾在波浪之上,凉爽宜人。
愁被矮桥妨(fáng)- 忧愁被低矮的桥所阻碍。
暮烟疏雨西园路- 夕阳下,烟雨稀疏的西园路。
误秋娘(niáng)- 误了与秋娘的约定。
浅约宫黄(gōng huáng)- 浅浅的约定在宫黄色的墙壁上。
还泊邮亭唤酒- 再次停泊在邮亭,呼唤酒来。
旧曾送客斜阳- 曾经送客人的时候,夕阳斜斜地照着。
妨(fáng):一本作“坊”。
蝉声空曳别枝长。似曲不成商。御罗屏底翻歌扇,忆西湖、临水开窗。和醉重寻幽梦,残衾(qīn)已断熏香。
蝉声空曳别枝长- 蝉鸣声空荡荡地传来,长时间停留在别的树枝上。
似曲不成商- 好像是曲调,但不完全是商调。
御罗屏底翻歌扇- 御罗屏底下翻动着歌扇。
忆西湖、临水开窗- 回忆起西湖,临水开窗。
和醉重寻幽梦- 与醉意一同寻找幽梦。
残衾(qīn)已断熏香- 破旧的被褥已经断了,香味散去。
妨(fáng):一本作“坊”。
《风入松·桂》译文及注释详情»
(1) 风入松:古琴曲有《风入松》,传为晋嵇康所作。又唐僧皎然有《风入松歌》,见《乐府诗集》卷五十九,调名由此而来。《宋史·乐志》入“林钟商”,调见晏几道《小山词》。又名“风入松慢”“远山横”。双调,七十四字、七十六字,亦有七十二字体的。前后片各六句四平韵。《梦窗词》系七十六字体。
注释:风入松是一首古琴曲,据传是晋朝嵇康所作。唐朝僧人皎然也有一首名为《风入松歌》的作品,收录在《乐府诗集》卷五十九中,因此这个调名得以流传下来。《宋史·乐志》中将其归入“林钟商”调,见于晏几道的《小山词》中。它也被称为“风入松慢”或“远山横”。这首曲子有双调版本,有七十四字、七十六字的版本,也有七十二字的版本。前后两个片段各有六句,使用四平韵。《梦窗词》是七十六字版本的风入松曲。
(2) 妨:有一本文献将其写作“坊”。
注释:有一本文献将“妨”一词误写为“坊”。
《风入松·桂》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是关于吴文英在苏州爱姬离去后,再次来到吴地的经历。他在苏州时居住在西园,而在来到吴地后则住在盘门外。这次旅行应该是乘船进行的,正好是在姬离去的那一年,也就是公元1244年(宋理宗嘉熙四年)。与此同时,他还写了一首名为《满江红·甲辰岁盘门外寓居过重午》的诗,这首诗也是在同一年创作的。 《风入松·桂》创作背景详情»
州)已经离去,所以词人只能独自饮酒,寻找一种遗憾的解脱。
整首词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景物和情感的交融,表达了词人对爱人离去的思念和愁绪。词人通过描写客船离去、矮桥隔断视线等细节,展现了他对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词人通过描写西园的烟雨景象,将自然景物与内心的愁思相结合,增加了词的意境和情感的深度。词人还通过提到约黄和人面桃花等细节,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痛苦。最后,词人通过描写蝉声和御罗的回忆,以及寻找仙侣的愿望,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遗憾的解脱。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表达,将离别的痛苦和对美好回忆的怀念相结合,给人以深深的感动和思考。
《风入松·桂》赏析详情»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
吴文英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的词作数量丰富,风格雅致。他的词集《梦窗词集》存有三百四十余首词,分为四卷本和一卷本。
吴文英的词作以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为主要题材,他的词作被称为“词中李商隐”,显示出他对李商隐的倾慕和受影响。然而,对于吴文英的词作,后世的品评却存在争论。
除了他的词作,关于吴文英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目前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