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楚山青青,湘水明静,清风徐来,令人流连忘返。青草茂盛,繁花竞开,海艇与小船往来穿梭,悠然垂钓于清波之中,歌声相续。任随船儿在水面上漂浮。不知夜幕早已降临,乘月归来,有酒盈樽,满屋是云雾蒸腾如登仙界。此情此景哪还有世间的荣辱觊争。
注释:渔歌子:词牌名。此调最早见于唐朝诗人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又名“渔歌曲”“渔父”“渔父乐”“渔夫辞”,原唐教坊曲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原为单调廿七字,四平韵。中间三言两句,例用对偶。
澹荡(dàn):即淡荡,水动荡的样子,此指风吹不动。
芊芊(qiān):草茂盛的样子。
棹(zhào)歌:渔歌。
信浮沉:听任渔舟自在地起落。喻己于世,听其自然。信,任由。
尊:同“樽”,酒器。
云满屋:月光和江雾笼罩,如云满屋。
《渔歌子·楚山青》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评析主要围绕一首词的内容展开,词的上片描绘了楚湘山水画,表达了词人对大自然美的迷恋。语言流利,描绘了江山秀美的风景,给人以可爱之感。下片则描绘了“渔夫”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情趣。词人通过描述渔夫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封建时代压抑和挫折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尽管这种追求可能是一种无力的消极反抗,但词中的态度旷达超拔,语言清新流利,文笔洒脱豪放,展现了一种“清胜”之美。整首词以淡淡的写景和缓缓的抒情方式,展示了词人对自然和理想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渔歌子·楚山青》评析详情»
李珣(855?-930?)是五代时期的词人,字德润,他的祖先是波斯人。他居住在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目前没有确切的资料,大约在唐昭宗乾宁年间活动。尽管他的名气不大,但他的诗句常常令人动容。他的妹妹舜弦是王衍的昭仪,他曾经以秀才的身份预备参加贡试。此外,他还通晓医理,兼卖香药,这表明他仍然保留着波斯人的身份特色。蜀国灭亡后,他也没有投身于政治事业。李珣著有《琼瑶集》,但已经失传,现存有他的词作五十四首(见《唐五代词》),其中多是表达感慨之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