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门春夜》原文赏析

  • héng
    mén
    chūn
  • [
    táng
    dài
    ]
    qián
  • yàn
    qíng
    lín
    xià
    weī
    fēng
    jīn
    níng
    weí
    beǐ
    chuāng
    yuè
    weì
    shàng
    huáng
    rén
  • cóng
    xiǎo
    qīng
    xīn
    shǔ
    huā
    zhàn
    wǎn
    chūn
    yán
    zhuāng
    sǒu
    dié
    ěr
    tiān
    zhēn

原文: 不厌晴林下,微风度葛巾。宁唯北窗月,自谓上皇人。
丛筱轻新暑,孤花占晚春。寄言庄叟蝶,与尔得天真。



唐代诗人钱起的照片
钱起

钱起(722?—780年)是唐代著名诗人,字仲文,汉族,出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他早年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成功,直到唐天宝十年(751年)才中进士。他的叔叔是著名的大书法家怀素和尚。

钱起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来担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职位。由于曾任考功郎中,他被人们称为“钱考功”。在代宗大历中,他担任翰林学士一职。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的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他与郎士元并称为“钱郎”,当时人们称赞他们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钱起的诗才卓越,作品广泛流传。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作多以山水、花鸟、季节变化等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钱起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被后人广泛推崇和传颂。他的作品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唐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诗集《钱起集》至今仍被人们珍藏和研究。钱起于780年去世,享年约58岁,他的诗作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遗产。

猜您喜欢

落第,刘拾遗相送东归

唐代 钱起

不醉百花酒,伤心千里归。独收和氏玉,还采旧山薇。
出处离心尽,荣枯会面稀。预愁芳草色,一径入衡闱。

和万年成少府寓直

唐代 钱起

赤县新秋夜,文人藻思催。钟声自仙掖,月色近霜台。
一叶兼萤度,孤云带雁来。明朝紫书下,应问长卿才。

登胜果寺南楼,雨中望严协律

唐代 钱起

微雨侵晚阳,连山半藏碧。林端陟香榭,云外迟来客。
孤村凝片烟,去水生远白。但佳川原趣,不觉城池夕。
更喜眼中人,清光渐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