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原文赏析

  • huàn
    shā
    ·
    zhōu
    zàng
    chūn
    yuán
    zhōng
  • [
    sòng
    dài
    ]
    shì
  • cán
    kuì
    jīn
    nián
    èr
    mài
    fēng
    qiān
    làng
    qíng
    kōng
    huà
    gōng
    rǎn
    yāo
    hóng
  • guī
    shān
    gōng
    yìng
    dǎo
    zài
    lán
    jiē
    paī
    shǒu
    xiào
    ér
    tóng
    shèn
    shí
    míng
    zuò
    jǐn
    xūn
    lóng

原文: 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化工余力染夭红。
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甚时名作锦薰笼。


相关标签:农民丰收喜悦浣溪沙

译文及注释

译文:今年大麦和小麦丰收难得,千亩地绿浪渲染了整个天空。天工造化,花朵颜色极为鲜艳。山简晚上回来时酩酊无所知而被儿童嘲笑,瑞香花花色妖红,气如熏香。

注释:浣溪沙:词牌名。
惭愧:难得;
二麦:大麦、小麦。
千畦(qí):泛指多,畦:亩。
化工:天工造物者;
夭红:形容花朵颜色极为鲜艳。
山公:指晋代山简,字季伦。此处用他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而被儿童嘲笑的故事。
倒载(dǎo zǎi):倒卧车中。亦谓沉醉之态。
阑(lán)街:靠着街道。
甚时:甚:副词,很,极。甚时:到了做什么的时候。
锦薰笼:花名。《天禄识馀》:瑞香一名锦薰笼,一名锦被堆。 《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苏轼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他的词作以其深情、豪放和自由的风格而闻名。公元1078年,苏轼被任命为徐州知府,开始了他在徐州的任期。

《浣溪沙》是苏轼在任徐州知府期间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山水景色,以及苏轼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这首词中,苏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溪水的流动和山石的峰峦,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他用生动的词语描绘了溪水的清澈和山石的险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个美丽的景色之中。

除了描绘自然景色,苏轼还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他在词中写道:“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追求。

《浣溪沙》是苏轼在徐州任期期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它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了苏轼词作中的经典之作,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词的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词的开头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于丰收的喜悦之情,称赞今年的大麦和小麦都有好收成。接下来的描写是对具体的丰收景象的描写,大片的麦浪在晴空下翻滚,展现出麦子的生势挺拔,表达了作者对丰收景象的喜悦和对农事的关心。同时,这一句和开头的“惭愧今年二麦丰”形成了点染之法,先点起丰收的事实,然后用大笔涂抹来渲染丰收的盛况。接着,词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描述了乡民和儿童因丰收而欢快的场景,乡民们喝得酩酊大醉,儿童在一旁欢笑拍手。最后一句是对瑞香花的描写,瑞香花被染得夭红无比,给人以热烈、希望与痛快之感,照应了前文中的化工余力染夭红。整首词通过描写丰收景象和乡民的欢乐来表达对丰收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您喜欢

农家望晴

唐代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陶者

宋代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卜算子·满二望三时

宋代 邹应龙

满二望三时,春景方明媚。
又见蟠桃结子来,王母初筵启。
无数桂林山,不尽漓江水。
总入今朝祝寿杯,永保千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