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原文赏析

  • shuǐ
    diào
    tóu
    ·
    bái
    shè
    jīn
  • [
    sòng
    dài
    ]
    xīn
  • bái
    shè
    jīn
    bào
    jiǔ
    guān
    kaī
    jiàn
    jūn
    jiàn
    shū
    pín
    shàng
    tán
    xiào
    wǎn
    tiān
    huí
    qiān
    zhōng
    gān
    dǎn
    wàn
    mán
    yān
    zhàng
    wǎng
    shì
    jīng
    caī
    zhèng
    miǎn
    ěr
    xiāo
    biān
    lái
  • xiào
    mén
    yǎn
    cǎo
    jìng
    fēng
    tái
    weì
    yìng
    liǎng
    shǒu
    yòng
    yào
    xiè
    áo
    beī
    shuō
    jiàn
    lún
    shī
    shì
    zuì
    kuáng
    dǎo
    lǎo
    kān
    bái
    níng
    yǒu
    zhòng
    xǐng
    shí
    zaī

原文: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相关标签:激励友人抒怀愤懑水调歌头

译文及注释

译文:赞扬汤朝美堂堂正正的把“进谏之剑”对着帝王居住的地方射去,哪怕是有虎豹把守的九道门,也敢冲破而入。终于使皇帝听了他的政见。汤朝美屡次向皇上进谏,从不计较个人安危,不怕担风险。这一副“忠肝义胆”是能够流传千古的,可惜的是,这样的人却遭到了贬谪,到偏僻荒蛮的地方去受苦。汤朝美还是要做官的,好消息将要从皇帝身边传来。
门前长满荒草,小道也长满苔藓,想想自己的处境只能付之一笑。两只手没有用处,只能把着蟹螯杯,借酒消愁,打发日子。于是只有说剑、论诗、醉舞、狂歌在忧愁中度日,头上长出来白头发,醒来的时候一根一根拔掉。

注释: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金阕:均喻指宫廷;
万里蛮烟瘴雨:指汤朝美贬新州事。新州,即今广东新兴县,在当时被认为是僻远蛮荒之地。
政:同“正”。此借用东晋谢安语。《世说新语·排调》:初,谢安在东山居布衣时,兄弟已有富贵者,翕集家门,倾动人物。刘夫人戏谓安曰:“大丈夫不当如此乎?”谢乃捉鼻曰:“但恐不免耳!”
“未应”两句:自谓英雄无用武之地。蟹螯(áo)杯:喻指饮酒吃蟹。
老子:指老了之后。
栽:喻指将白发一根根的拔掉。 《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辛弃疾四十二岁时的情景。当时,他因被监察御史王蔺弹劾而被削职,之后他回到上饶的带湖闲居。在那里,他遇到了汤朝美,两人的处境相似,都受到了打击,而且他们志同道合,因此产生了相濡以沫的情感。起初,辛弃疾写了一首名为《水调歌头》(盟鸥)的词,汤朝美以同样的韵脚和他和谐地和词。之后,辛弃疾再次使用了相同的韵脚,写了这一阕词作为回答。 《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不振,朝政腐败,作为一个有才华的文人,辛弃疾感到无奈和愤懑。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以自嘲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坚持和反抗。他笑着说,虽然我不能改变国家的命运,但我可以用我的才华和酒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整首词以朝堂政治为背景,通过描绘朝美的遭遇和自己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不满和对友人的鼓励。上片通过对朝美的描述,展现了朝堂的荣宠和忧患,以及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鼓励。下片则转向了作者自己的情感,通过描绘乡居的冷落景象和自嘲的笑容,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幽愤和无奈。

整首词情感丰富,变化多端。通过对朝堂和乡居的对比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时局的不满和对友人的鼓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整首词以朝堂政治为背景,通过描绘朝美的遭遇和自己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不满和对友人的鼓励。上片通过对朝美的描述,展现了朝堂的荣宠和忧患,以及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鼓励。下片则转向了作者自己的情感,通过描绘乡居的冷落景象和自嘲的笑容,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幽愤和无奈。

整首词情感丰富,变化多端。通过对朝堂和乡居的对比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时局的不满和对友人的鼓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

猜您喜欢

过始皇墓

唐代 王维

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
星辰七曜隔,河汉九泉开。
有海人宁渡,无春雁不回。
更闻松韵切,疑是大夫哀。

拨不断·自叹

元代 王和卿

恰春朝,又秋宵。
春花秋月何时了?花到三春颜色消,月过十五光明少。
月残花落。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唐代 李白

尔从咸阳来,问我何劳苦。
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骑土牛滞东鲁。
沈弟欲行凝弟留,孤飞一雁秦云秋。
坐来黄叶落四五,北斗已挂西城楼。
丝桐感人弦亦绝,满堂送君皆惜别。
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
明日斗酒别,惆怅清路尘。
遥望长安日,不见长安人。
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
一朝复一朝,发白心不改。
屈平憔悴滞江潭,亭伯流离放辽海。
折翮翻飞随转蓬,闻弦坠虚下霜空。
圣朝久弃青云士,他日谁怜张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