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苍天明亮,有着明确的指令,周文王和周武王接受了天命。成王不敢享受安宁,日夜努力维护民众的安宁。多么光明辉煌啊!竭尽忧虑,耗尽精力来保护天命,国家太平,民众安宁。
注释:昊天:苍天。成命:既定的天命。
二后:二王,指周文王与周武王。受之:指承受天命。
成王:即姬诵,武王子。康:安乐,安宁。
夙夜:日夜,朝夕。基:谋划。命:政令。宥密:宽仁宁静。
於:叹词,有赞美之意。缉熙:光明。
单:通“殚”,竭尽。厥:其,指成王。
肆:巩固。靖:安定。
《昊天有成命》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是关于一首诗的起源和目的。最初人们普遍认为这首诗是为了祭祀成王而创作的。朱熹在《诗集传》中引用《国语》的记载来证明这一点,称这首诗是为了表达成王的德行。然而,《毛诗序》却认为这首诗是为了祭祀天地而创作的,引用了《昊天有成命》这句话来支持这一观点,认为这首诗是为了郊祀天地而存在的。现代学者们大多摒弃了《毛诗序》的观点,重新恢复了这首诗的本来面目,即为了祭祀成王而创作的。 《昊天有成命》创作背景详情»
这篇鉴赏文章主要讲述了一首诗,诗中简洁地叙述了周初三王对周王朝的贡献,并重点赞美了周成王为完成先王事业所作的努力。全诗七句中有五句赞美成王,只有开头一句涉及天,表现了周人敬天的同时,更重视人为的努力。
文章首先解释了诗的开头,祭成王不从祭主入手,而是上溯到文、武二王,再追溯到昊天,似乎有些离题。但实际上,成王受命于文、武二王,文、武二王又受命于天,所以从天入手,以示成王与文、武二王一脉相承,得天之真命。首两句是全诗的引子,起到了赋比兴中的兴的作用,后五句才是全诗的主体。
成王是西周第二代天子,声望仅次于文、武二王,与其子康王齐名,史称“成康之治”。在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这是因为成王不敢康,与《离骚》所说的“夏康娱以自纵”形成了鲜明对比。诗中的“夙夜基命宥密”表达了成王夙夜谋划为政教以安民的意思,一正一反,相得益彰。其中,“基”解释为谋,“密”解释为静,表示成王为政教而努力,使人民乐之。
诗中的第五句“缉熙”是连绵词,不应分解,可以理解为光明。其他古代文献中也有类似的用法。最后一句“其”等于“之”,“肆其靖之”等于“肆之靖之”,表示巩固它并使它安定。文王、武王开创的周朝在成王时得以巩固、安定,这就是祭主一生的功绩。
总的来说,这首诗简洁明了地表达了周初三王对周王朝的贡献,特别是赞美了周成王为完成先王事业所作的努力。通过对诗中各句的解释,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意思。
《昊天有成命》鉴赏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