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兖州城楼》原文赏析

  • dēng
    yǎn
    zhōu
    chéng
    lóu
  • [
    táng
    dài
    ]
  • dōng
    jùn
    tíng
    nán
    lóu
    zòng
    chū
  • yún
    lián
    hǎi
    dài
    píng
    qīng
  • zhàng
    qín
    beī
    zài
    huāng
    chéng
    diàn
    殿
  • cóng
    lái
    duō
    lín
    tiào
    chóu
    chú

原文: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相关标签:登楼杯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我来到兖州看望父亲的日子里,我第一次登上城楼,放眼远眺。飘浮的白云连接着东海和泰山,一望无际的原野一直延伸到青州和徐州。秦始皇的石碑像一座高高的山峰屹立在这里,鲁恭王修建的灵光殿只剩下一片荒芜的城池。我一直都有怀古伤感之情,在城楼上远眺,独自徘徊,心中十分感慨。

注释:
兖州:唐代州名,在今山东省。杜甫的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邵注:兖州,鲁所都,汉以封共王余。《唐书》:兖州,鲁郡,属河南道。顾宸注:兖州,隋改为鲁郡,唐初复曰兖州,后又改鲁郡。仇兆鳌按:唐之兖州治瑕丘县,即今之嵫阳县也。

东郡趋庭:到兖州看望父亲。《前汉志》:东郡,秦置,属兖州。隋孙万寿诗:“趋庭尊教义。”蔡梦弼曰:公父闲尝为兖州司马,公时省侍,故有“趋庭”句。

初:初次。

海岱:东海、泰山。

入:是一直伸展到的意思。青徐:青州、徐州。

秦碑:秦始皇命人所记得的歌颂他功德的石碑。

鲁殿:汉时鲁恭王在曲阜城修建的灵光殿。馀:残馀。

古意:伤古的意绪。

踌躇:犹豫。 《登兖州城楼》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位诗人在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时游览兖州省的经历。作者当时前往兖州省探望父亲,并在此期间登上兖州城楼,创作了这首名为《登兖州城楼》的诗歌。

兖州城楼位于兖州省的南部,是一座高耸的建筑物。诗人登上城楼后,眺望四周的景色,感受到了兖州的壮丽和美丽。他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灵感涌现,于是他开始写下这首诗歌。

这首诗与另一首名为《望岳》的诗歌一同创作。《望岳》是诗人在游览齐赵时所作,而《登兖州城楼》则是他在兖州省游览时创作的。这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通过这篇创作背景,我们可以了解到诗人在开元二十四年时游览兖州省的经历,并且在登上兖州城楼时创作了这首诗歌。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兖州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登兖州城楼》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杜甫的《登东楼》是一首描写登楼远眺的诗歌。诗中通过描绘地理和历史的景观,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思考。

首联中,诗人提到自己是因为探亲来到兖州,借此机会首次登上城楼观赏。颔联中,诗人描述了从楼上所见的景色,包括渤海、泰山等地,以及兖州与邻州都位于辽阔平野之中,浮云笼罩,难以分辨的情景。颈联中,诗人提到了一些胜迹,如邹县的峄山和曲阜的荒城,以及秦始皇登峄山时臣下颂德的石刻和汉景帝子鲁恭王所建的鲁灵光殿。尾联中,诗人总结了整首诗的意境,表达了自己对古迹的深广怀念和对兖州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描绘景色和历史胜迹,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思考。诗人通过登楼远眺的方式,触发了他对古迹和传统文化的深沉情感。这首诗展示了杜甫早期的艺术才华,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登兖州城楼》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

杜甫(712-770)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他的字是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出生在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汉族。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约有1400余首被保留了下来。他的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杜甫曾居住在成都。后世为了纪念他,在成都建立了杜甫草堂。杜甫的诗歌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等方面。他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对自己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达。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广为传诵,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阅读和研究。

猜您喜欢

送迁客

唐代 栖蟾

谏频甘得罪,一骑入南深。若顺吾皇意,即无臣子心。
织花蛮市布,捣月象州砧。蒙雪知何日,凭楼望北吟。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宋代 苏轼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

咏永州

元代 陈孚

烧痕惨淡带昏鸦,数尽寒梅未见花。
回雁峰南三百里,捕蛇说里数千家。
澄江绕郭闻渔唱,怪石堆庭见吏衙。
昔日愚溪何自苦,永州犹未是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