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回塘风起波文细,刺桐花里门斜闭。残日照平芜,
双双飞鹧鸪¤
征帆何处客,相见还相隔。不语欲魂销,望中烟水遥。
等闲将度三春景,帘垂碧砌参差影。曲槛日初斜,
杜鹃啼落花¤
恨君容易处,又话潇湘去。凝思倚屏山,泪流红脸斑。
隔帘微雨双飞燕,砌花零落红深浅。捻得宝筝调,
心随征棹遥¤
楚天云外路,动便经年去。香断画屏深,旧欢何处寻。
回塘风起波文细,刺桐花里门斜闭。残日照平芜,双双飞鹧鸪。
(回塘:指回到塘边。波文:水波纹路。刺桐:一种花卉。斜闭:半掩。残日:夕阳。平芜:平展的荒郊。鹧鸪:一种鸟类。)
征帆何处客?相见还相隔。不语欲魂销,望中烟水遥。
(征帆:行船的帆。客:旅行者。相隔:相距。不语欲魂销:不言语,心灵即将消散。望中:视野之内。烟水:远处的烟雾和水景。)
《菩萨蛮》译文及注释详情»
⑴平芜——平展的荒郊。这里指的是平坦而广阔的荒凉郊野地带。补充注释:平芜形容地势平坦,没有起伏的样子。
⑵隔——情意不通。这里指的是两者之间存在隔阂,无法理解对方的情感或意图。补充注释:隔形容两者之间存在隔阂,无法沟通。
⑶望中——视野之内。这里指的是在视线范围内。补充注释:望中形容在视线范围内,可以看到的地方。
《菩萨蛮》注释详情»
这篇词以描写一位女子的无名相思为主题。在上片中,词人通过描述女子所处的环境,以及使用了“双双飞鹧鸪”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女子内心的情感。这一句话不仅仅是为了烘托出女子的相思之情,更是为下片的情感展开做了铺垫。
下片中,词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对“征帆何处客”的深深爱恋。词人运用了浅显的语言,却能表达出女子内心深处的情感。这种清新的音韵和情感的表达方式,使得整首词更加动人。女子的爱恋之情在词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读者能够感受到她内心的痴迷和渴望。
整首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女子的无名相思展现得淋漓尽致。词人通过描写女子所处的环境和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女子内心的情感世界。这首词以其清新的语言和深情的描写,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女子的相思之中,让人不禁为她的爱恋而动容。
《菩萨蛮》评析详情»
李珣(855?-930?)是五代时期的词人,字德润,他的祖先是波斯人。他居住在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目前没有确切的资料,大约在唐昭宗乾宁年间活动。尽管他的名气不大,但他的诗句常常令人动容。他的妹妹舜弦是王衍的昭仪,他曾经以秀才的身份预备参加贡试。此外,他还通晓医理,兼卖香药,这表明他仍然保留着波斯人的身份特色。蜀国灭亡后,他也没有投身于政治事业。李珣著有《琼瑶集》,但已经失传,现存有他的词作五十四首(见《唐五代词》),其中多是表达感慨之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