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元夫》原文赏析

  • zhāng
    yuán
  • [
    táng
    dài
    ]
    xuē
    tāo
  • qián
    hòu
    xíng
    shí
    zhū
    jīng
  • jiè
    wèn
    rén
    jiān
    chóu
    xián
    jué
    shēng

原文: 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相关标签:寂寥愁闷

赏析

薛涛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她的诗篇以七绝为主,尤以抒情的七绝最为出色。这些抒情诗篇流畅婉转,清丽多姿,读者不禁为薛涛的文采风流和才华卓越所折服。同时,这些诗篇也引起人们对薛涛辛酸生活和凄凉身世的深深同情。

在唐代,各地官府和军镇都设有乐官,其中包括官妓。官妓们专门为官府服务,陪酒献艺,甚至私下侍寝。薛涛受到成都地方长官韦皋的特别赏识,经常被他召唤来陪酒唱和,接待宾客。韦皋甚至曾奏请朝廷任命薛涛为“校书郎”,虽然未获批准,但人们从此戏称薛涛为“女校书”。从韦皋到李德裕,西川节度使共历十一届,他们与薛涛有着特殊的诗酒往来关系。然而,薛涛的大部分诗篇已经散失,只有清代编纂的《全唐诗》中收录了她的88首诗,其中多是吟花咏月、应酬唱和、感春伤别之作,思想性和艺术性并不是很高。然而,仔细阅读这些诗篇,人们往往能感受到诗人深深的痛苦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薛涛最令人赞赏的是,尽管她与权贵们“诗歌唱和”,但她以不卑不亢的态度,完全以平等的身份与他们交往,非常善解人意。其中,与西川节度使幕府校书张元夫的关系尤为特殊。薛涛与张元夫相识于公元813年,从诗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然而,当时的张元夫应该已经有家室,而薛涛仍然保持着年轻女子的喜好,喜欢穿红色的衣服。他们的关系可能只限于心灵的交流。此时,张元夫应该在长安朝廷中任职,而薛涛已经隐居在浣花溪畔。薛涛在诗中描绘了自己孤独寂寞的生活,每天独自站在溪边,连白鹭都已经习惯了她穿着朱红衣裳而不惊慌逃避。她自问自答:为什么人间如此哀愁寂寞?是因为难以找到知音,伯牙的琴弦早已断绝。这表现了她深沉的哀愁和寂寥之情。

总的来说,薛涛的诗篇以七绝为主,抒情诗最为出色。她的诗歌流畅婉转,清丽多姿,展现了她的文采风流和卓越才华。同时,她的诗篇也反映了她辛酸的生活和凄凉的身世,引起了人们的深深同情。薛涛与权贵们的交往中,她以不卑不亢的态度,以平等的身份与他们交往,展现了她善解人意的一面。与张元夫的关系尤为特殊,尽管他们的关系可能只限于心灵的交流。薛涛的诗篇中,她描绘了自己孤独寂寞的生活,表达了深沉的哀愁和寂寥之情。 《寄张元夫》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薛涛的照片
薛涛

薛涛(约768~832年)是唐代女诗人,字洪度,出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她的父亲薛郧是一位官员,因此她随父亲来到蜀地,并在成都定居。在成都期间,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了十一届,而薛涛与其中大多数节度使都有诗文往来。

在韦皋担任节度使时,他曾拟奏请唐德宗授予薛涛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由于受到旧例的限制,这一提议未能实现。然而,人们仍然称她为“女校书”。薛涛曾居住在浣花溪上,她制作了桃红色的小笺来写诗,后来人们仿制了这种笺纸,称之为“薛涛笺”。

薛涛的墓地位于成都望江楼公园内。

猜您喜欢

续父井梧吟

唐代 薛涛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柳絮

唐代 薛涛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
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

唐代 薛涛

猎蕙微风远,飘弦唳一声。
林梢鸣淅沥,松径夜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