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暖碧覆晴殷,依依近朱栏。
异类偶相合,劲节何能安。
同时尽妖艳,无地容檀栾。
移根既不可,洁心诚为难。
外貌任春色,中心期岁寒。
正声尚可听,谁是伶伦官。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于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李觏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他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
李觏的生平和具体出生日期目前没有详细的记录。他在北宋时期活动,主要在11世纪的前半叶。根据他的著作和学术影响来看,他应该是在1009年左右出生的。
关于李觏的死亡日期也没有确切的记载。根据他的著作《直讲李先生文集》的出版时间,可以推测他在1059年左右去世。
为了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并在公园内塑有李觏的雕像。此外,李觏纪念馆也正在建设之中,以展示他的思想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