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县学北堂见夹竹桃花有感而》原文赏析

  • yáng
    xiàn
    xué
    beǐ
    táng
    jiàn
    jiā
    zhú
    táo
    huā
    yǒu
    gǎn
    ér
  • [
    sòng
    dài
    ]
    gòu
  • nuǎn
    qíng
    yīn
    jìn
    zhū
    lán
  • leì
    ǒu
    xiāng
    jìn
    jié
    néng
    ān
  • tóng
    shí
    jìn
    yāo
    yàn
    róng
    tán
    luán
  • gēn
    jié
    xīn
    chéng
    weí
    nán
  • wài
    mào
    rèn
    chūn
    zhōng
    xīn
    suì
    hán
  • zhèng
    shēng
    shàng
    tīng
    shuí
    shì
    líng
    guān

原文: 暖碧覆晴殷,依依近朱栏。
异类偶相合,劲节何能安。
同时尽妖艳,无地容檀栾。
移根既不可,洁心诚为难。
外貌任春色,中心期岁寒。
正声尚可听,谁是伶伦官。



宋代诗人李觏的照片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于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李觏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他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

李觏的生平和具体出生日期目前没有详细的记录。他在北宋时期活动,主要在11世纪的前半叶。根据他的著作和学术影响来看,他应该是在1009年左右出生的。

关于李觏的死亡日期也没有确切的记载。根据他的著作《直讲李先生文集》的出版时间,可以推测他在1059年左右去世。

为了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并在公园内塑有李觏的雕像。此外,李觏纪念馆也正在建设之中,以展示他的思想和贡献。

猜您喜欢

中春苦雨书怀

宋代 李觏

春秋书大雨,三日巳为霖。
如何方春时,终月常积阴。
淙空若泉泻,荡地成渊深。
曾无昼夜别,顾恐山岳沈。
疑是天上河,底漏不可禁。
傍无女娲石,欲补难为针。
又疑坎宫水,阳曜所不临。
何等大鬼物,戏把北斗斟。
谁笼三足乌,冷卧空桑林。
勾芒失权柄,羞耻啼盈襟。
枉杀几树花,恣许泥土涔(一作浸,又作侵)。
或云天有意,欲使诛荒淫。
田谷彼何罪,芽颖当森森。
一粒且漂溺,不啻千黄金。
路绝吊客行,馁我(一作死)忧巢禽。
风声怒打屋,寒气狞穿衾。
况我出山远,久次兹江浔。
嗟嗟岁月晚,悠悠金玉音。
无聊但诙笑,有得还歌吟。
莫怪旅愁甚,旅人千万心。

三贤咏

宋代 李觏

鲁连誓蹈海,夷齐甘采薇。
秦王不得帝,周武见终非。
轻死议万乘,强哉三布衣。
凡人欺贫贱,贫贱岂易欺。

夏日雨中

宋代 李觏

一雨遂不止,我行当此穷。
蜀东天亦漏,尧后水犹洪。
大点有片重,密濛无寸空。
晓唯壶箭觉,暖似炭炉通。
书笔提梅洗,征衣擘润烘。
帘间稀去燕,枕下即鸣虫。
竹粉千腰白,桃皮半颊红。
物华娇自衒,天意猛相攻。
酒退愁城外,吟兴愤涌中。
遣谁咨毕宿,留作旱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