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城头雨脚黑不断,阶下冻潦流已满。
出门咫尺无所适,积雾连云接平坂。
城中家人沈与赵,我忽思之费招挽。
赵子闭门卧不出,沈生冲泥来独晚。
临阶下马入我堂,琅琅高咏不可忘。
瑶徽浮尘为我拭,磁罂浊酒为我尝。
西邻彭生亦豪士,四壁风雨卧一床。
隔墙深夜呼即至,三人团坐倾壶觞。
须臾檐雨乱沾席,窗风萧萧动烟柏。
照夜青缸寒向人,促曙红垆暖留客。
请君再歌我击节,晨鸡已下西城陌。
呜呼!人生欢乐难再来,古人满眼俱尘埃。
何况与子异乡域,此地相逢能几回。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出生于信阳浉河区。明弘治十五年(1502)中进士,后任中书舍人。正德初年,宦官刘瑾专权,何景明因此辞官回乡。刘瑾被诛后,何景明恢复原职。后来,他被任命为陕西提学副使。他是“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一起被誉为文坛领袖。何景明的诗歌取法于汉唐时期,其中一些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的内容。他的代表作品有《大复集》。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整理补充如下:
何景明生于1483年,逝世于1521年。他的字是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出生地为信阳浉河区。在明朝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进士后,他被任命为中书舍人。然而,在正德初年,宦官刘瑾专权,何景明因此辞去官职回到家乡。刘瑾被诛后,何景明恢复了原来的职位。后来,他被任命为陕西提学副使。何景明被誉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一起被认为是文坛的领袖人物。他的诗歌受到汉唐时期的影响,其中一些作品反映了现实主义的内容。他的代表作品是《大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