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炎炎白日长,窅窅孤云去。
身縻心久归,别至情更苦。
良时难骤得,异县不同聚。
名都亲友并,并翔文窎羽。
处独忽多闻,至乐欣所遇。
拆理挹清风,吟诗看疏雨。
鸣琴挽幽听,评帖劣前武。
有时纵登览,江山见吞吐。
行襟浦草青,解带湖柳舞。
兹游岂不佳,归来胡遽赋。
顾兹山林姿,终非城市侣。
故园芙蓉华,绿池照茅宇。
我怀讵能忘,宁为倦羁旅。
长歌招隐诗,诸君果何许?他夜宿山邮,明月照去住。
何中(1265—1332)是元朝时期的学者,出生于抚州乐安,字太虚,一字养正。他年少时就显示出聪明才智,对古代学问非常自信,广泛涉猎各种学问。在文宗至顺年间,他应行省之请,被派往龙兴路东湖、宗濂两个书院讲授知识。
何中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上。他有《通鉴纲目测海》、《通书问》、《知非堂稿》等著作。其中,《通鉴纲目测海》是一部关于历史的著作,它对历史事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书问》则是一本问答式的书籍,涵盖了各个学科的知识。《知非堂稿》则是他的一些随笔和思考的记录。
关于何中的生平和死亡,目前没有更详细的资料可供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