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任亮教授送千叶牡丹》原文赏析

  • xiè
    rèn
    liàng
    jiào
    shòu
    sòng
    qiān
    dān
  • [
    sòng
    dài
    ]
    zhé
  • huā
    cóng
    dān
    chéng
    qiān
    jiā
    zhù
    nán
    luò
    nán
  • luàn
    bāo
    rèn
    láng
    bìng
    tōu
    chūn
    xūn
    hān
  • xiāng
    lòu
    jiǔ
    tóu
    chóng
    yíng
    fēng
    kān
  • shì
    shuí
    zhī
    weì
    jīn
    pán
    jiǎn
    sòng
    bìng
    zhōng
    ān

原文: 花从单叶成千叶,家住汝南疑洛南。
乱剥浮苞任狼籍,并偷春色恣醺酣。
香穠得露久弥馥,头重迎风似不堪。
居士谁知已离畏,金盘剪送病中庵。



宋代诗人苏辙的照片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

苏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他在文学、政治和教育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

苏辙在文学方面,以其散文和诗歌才华闻名。他的散文作品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为特点,常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主题。他的诗歌则以豪放洒脱、意境深远著称,常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为主题。

在政治方面,苏辙曾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主张保持传统制度和政治秩序。他因此被贬为河南推官,后又因与哲宗及元丰诸臣发生冲突而多次被贬谪。尽管遭受了政治打击,但苏辙仍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行。

在教育方面,苏辙注重培养人才,曾任教于国子监,培养了许多学生。他注重教育的实用性,主张培养学生的才能和品德,以造福社会。

苏辙的一生经历了风波和挫折,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为文学、政治和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被后人广泛传颂,被尊称为文定先生。

猜您喜欢

唐修撰义问挽词二首 其一

宋代 苏辙

家风台柏老,遗直故依然。
节见南迁后,神凝未瞑前。
临民旧有法,训子适成篇。
九转今犹在,参同岂妄传。

题洪州新建张令寄斋

宋代 郑刚中

合倚金华步石渠,丹砂宁驻葛洪车。
有成用底三年政,必葺聊成一日居。
簿令优游闲制锦,签牌盘礴饱观书。
后来令尹须留意,莫道前人吒宿庐。

石希孟寄示赋论甚佳有未尽善处

宋代 郑刚中

寄我雄文丽且新,冰寒於水岂无因。
故将丹粉画西子,要见浓涂淡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