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将寻造化根,恐昧神仙奥。造化本虚无,虚无生大道。此道日冥冥,口耳安能到。听之本无声,呼之本无号。玉笋多蕴灵,金丹几跃灶。函谷五千言,流沙饰老耄。逍遥九万风,运海徒誇傲。自从广成子,断绝崆峒耗。鸿初失秘传,真一谁相告。偶窥辨惑篇,至要当前报。身外有身存,心内凭心导。明明玄牝谷,许向太空凿。神室已周全,气城焉可盗。先天万古形,婴胎亦假造。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出生于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他是南明朝廷的重要大臣,曾担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于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务。
郭之奇在南明朝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率领军队在闽粤滇黔地区与清朝进行抗争。然而,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他在广西桂林被清将韦永福俘虏。次年,郭之奇殉国。
为了表彰郭之奇对南明朝廷的贡献和忠诚,清朝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他为“忠节”。这是对他的一种褒奖和纪念。
手搏日月光,心握鸿濛气。偶来橐籥閒,细看炉鼎沸。形亦无所拘,神亦无所畏。将寻复命丝,宜识归根纬。守虚露白宫,养静滋玄汇。先除六贼膻,徐酌五行味。始知众妙门,当前毋我讳。天为万物尊,人本一身贵。华池孕紫芝,金粟萌丹卉。此中真一田,旦夕宜滋溉。大道古无名,九流今若猬。黄庭百万言,片言或可既。长生应自得,不死从谁乞。千载玉蟾翁,顾我遥相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