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隋炀帝游扬州》是一首咏史怀古诗,通过对隋炀帝游览扬州的豪华船队以及大运河的描述,表达了对当政者的警训和对历史的反思。
诗中第一首诗通过描绘隋炀帝的船队和大运河的地理环境,隐含了隋炀帝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的历史事实。诗人通过描述当年的盛大场面已经不复存在,暗示唐帝国早已超越了隋炀帝时代,对当政者进行了警训。这种警训意味深长,提醒当政者要警惕自己的行为,不要重蹈隋炀帝的覆辙。
第二首诗则从隋朝灭亡的论调出发,反驳了将大运河视为祸根的观点。诗中指出,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交通显著改善,对经济联系与政治统一有莫大好处,历史作用深远。诗人通过使用“至今”、“千里”等词语,强调了大运河的长期利益和广泛影响。这种“翻案法”使诗人的观点新颖而引人注目,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违背情理。诗人在表达大运河的利益时,也没有否认隋炀帝的暴行,而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开河这件事。
整首诗中,作者对隋炀帝的批评是明显的,但他并没有直接说出来。通过举出大禹治水的业绩来与隋炀帝开河进行比较,诗人暗示了隋炀帝开河的功绩相对于大禹治水来说微不足道。这种比较虽然荒谬离奇,但是在诗人的评论中,是以“若无水殿龙舟事”为前提的。诗人通过这种比较,表达了对隋炀帝的不满和对历史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隋炀帝游扬州的描绘和对大运河的评价,表达了对当政者的警训和对历史的反思。诗人通过隐喻和比较的手法,暗示了隋炀帝的暴行和开河的微不足道,提醒当政者要警惕自己的行为,不要重蹈隋炀帝的覆辙。这首诗意味深长,给人以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