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的赏析

赏析
首诗以描写汝南人民水灾后重建家园的生活为主题。诗人通过描绘汝水奔流的势头和火种田中的烧痕换新绿的场景,表达了人们为重新安排生活而努力的态度。接着,诗人运用虞舜二妃泪染斑竹和蜀王杜宇魂化子规的典故,表达了对灾区人民凄惨情状的同情。诗人通过修竹影和子规声的描写,唤起了对灾民的深切同情。接下来,诗人回顾了造成水灾的历史根源,指出汉代和唐代留下的隐患和祸根。这些历史事件令诗人感到哀伤愤慨。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城堞重建的希望,并以陶侃来拟向宗回,祝愿他像陶侃那样为巩固赵宋王朝而效力。

第二首诗以描写汝南郊野萧条景象为主题。诗人通过描绘炊烟袅袅和天色清寒,展现了郊野孤村的凄凉景象。接着,诗人写了汝南两个名胜车网湖和壶公祠的傍晚景色。尽管风景原本很迷人,但前一年的灾情仍然在诗人的记忆中,他触景伤情,泪溅魂销。诗人提到汝南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的古城,早在春秋时代就是蔡、沈等国的封地,有许多先贤。然而,诗人也指出历史上蔡州也有像李斯这样的人物,他官至丞相,却最终遭到杀戮。诗人以提问的口气,表达了对李斯的遭遇的思考和反思。

这两首诗都以描写汝南人民的生活和历史为主题,通过描绘景物和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灾民的同情和对历史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灾民的苦难和历史的沧桑。


诗文: 茫茫汝水抱城根,野色偷春入烧痕。
千点湘妃枝上泪,一声杜宇水边魂。
遥怜鸿隙陂穿路,尚想元和贼负恩。
粉堞女墙都已尽,恍如陶侃梦天门。庖烟起处认孤村,天色清寒不见痕。
车辋湖边梅溅泪,壶公祠畔月销魂。
封疆尽是春秋国,庙食多怀将相恩。
试问李斯长叹后,谁牵黄犬出东门。


相关标签:历史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