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至怀归诗的鉴赏

鉴赏
江淹是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他早年以一介寒士的身份受到宋建平王刘景素的赏识。刘景素热爱文学,江淹曾在南兖州担任刘景素的下属。后来,江淹因事被关押在狱中,他在狱中写信给刘景素,刘景素一读即出狱。刘景素被派往荆州任职,江淹随之前往。大约在公元472年至公元474年期间,江淹集中写了一些描绘荆山汉水风景的诗歌。

这首诗共有十六句,前八句主要描写景色,展现了重叠的山峦和苍茫的烟水,形成了秋天的画卷。后八句转向抒情,表达了归途漫长和自我伤害的忧思情感。首联总结了景色,开头就用“怅然”一词表达了诗人此行的郁闷和忧伤心境,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诗中提到的“汉北”是指荆山,诗人回首望着“岨山田”,被景色所感动,引出了整首诗的主题。

诗中的“沄沄”形容水流回转的样子,类似于《楚辞》中汉王逸《九思·哀岁》中的“窥见兮溪涧,流水兮沄沄”。这一联描绘了群山连绵起伏,高低错落,溪涧纵横交错的壮丽景象,气势雄伟。用“沄沄”形容水的曲折,用“参差”形容山的错落,用“百重”对应“万里”,形容了荆襄山水的广阔壮丽。这一联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荆襄山水的雄奇姿态。

如果说上联是描绘整体景色的话,下一联则从地理形势上进一步突出了景物的特色。诗人的视野已经不再局限于荆襄一地,而是放眼远方,想象自己游历故国,西北至秦陇,东南至吴越。荆山位于江汉平原的西部边陲,是通往秦岭大巴山和黄土高原的屏障,而江汉平原则像是通向长江三角洲的门户,河川网络如同血脉相连。这一联概括了荆襄江汉在地理上的重要地位,寓意深远。从用词上看,这一联也是工整的对偶,动词“带”和“冠”尤为生动。前者展现了层峦起伏的壮丽景象,后者描绘了笼罩在南国风光上的浮云。第一句以雄关绝塞表现了苍茫凝重的氛围,而第二句以云烟连绵传达了旖旎曼妙的情思。这种对比就像宋代山水画中荆浩、关仝的叠嶂丘壑与董源、巨然的淡烟轻岚,形成了不同色彩的意象对比,避免了重复,达到了相反相成的效果。


诗文: 帐然集汉北,还望岨山田。
沄沄百重壑,参差万里山。
楚关带秦陇,荆云冠吴烟。
草色敛穷水,木叶变长川。
秋至帝子降,客人伤婵娟。
试访淮海使,归路成数千。
蓬驱未止极,旌心徒自悬。
若华想无慰,忧至定伤年。


相关标签:秋天写景伤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