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诗人卢挚的照片
卢挚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他是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在至元5年(1268)中进士,后担任过廉访使和翰林学士职务。他的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被世人称为“刘卢”、“姚卢”。他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等人有交往。他的散曲作品如今仅存小令。他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和《文章宗旨》,并传世了一百二十首散曲。其中一些作品描写了山林逸趣,一些描写了诗酒生活,而较多的作品是表达对故国的怀念之情。现代人有编纂了《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中也收录了他的小令作品。

作品

卢挚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他的作品包括《疏斋集》和《疏斋后集》,但可惜的是这两部作品现已失传。然而,他的诗歌和散文作品可以在《元诗选》和《天下同文集》等文集中找到。此外,他的散曲作品也被收录在《太平乐府》和《阳春白雪》等集子中。根据《全元散曲》的整理,现在还能找到大约120首他的小令。

卢挚的文学才华和音乐造诣使他在元代文坛上备受赞誉。他的诗歌和散文作品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思想观点。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婉约细腻的诗歌,也有雄浑豪放的散文。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感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在音乐方面,卢挚的散曲作品更是令人称道。散曲是元代的一种音乐形式,它结合了音乐和词曲,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抒情的歌词而闻名。卢挚的散曲作品充满了情感和艺术的表达,旋律优美动人,歌词含蓄深刻。他的作品常常描绘爱情、离别和人生的苦乐,引人入胜,让人陶醉其中。

尽管《疏斋集》和《疏斋后集》已经失传,但卢挚的文学和音乐作品在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元代文学和音乐的重要遗产。他的才华和创作精神激励着后人,成为他们追求艺术和文化的榜样。

总之,卢挚是元代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他的作品虽然部分失传,但他的才华和创作精神仍然在后世发光发热。他的诗歌、散文和散曲作品展现了他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观点,对后世文学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应该铭记他的贡献,继续传承和发扬他的艺术精神。 卢挚作品详情»

艺术风格

卢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散曲作家。他的作品以“怀古”题材为主,如《洛阳怀古》、《夷门怀古》、《吴门怀古》等等。这些作品展现了作者对于时势兴衰的感慨,调子比较低沉。尽管卢挚身为显宦,但他却向往闲适的隐居生活,并创作了描写质朴自然的田园风光的作品,如《田家》。这首词描写了盛夏农村“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的景象,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

卢挚的散曲风格明丽自然,贯云石曾说:“疏斋媚妩如仙女寻春,自然笑傲。”这句话大致概括了卢挚作品的艺术风格。例如《秋景》和《西湖》等作品都体现了这种特色。他的作品写恋情时委婉而又不失明晓自然。比如《别朱帘秀》吸收了民歌的白描手法,情感深沉。

卢挚的散曲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风格,也在文化传承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作品以怀古为主题,通过对古代文化的回忆和思考,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他的作品中融入了对时代变迁的思考,表达了对社会兴衰的关注。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历史和文化的意义。

卢挚的散曲作品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以怀古为主题,表达了对时势兴衰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他的作品风格明丽自然,情感深沉,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同时,他的作品也在文化传承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卢挚的散曲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卢挚艺术风格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