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
柳如是:一代风流才女的悲惨命运
柳如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的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声名不亚于李香君、卞玉京和顾眉生。柳如是原名爱柳,后来因读辛弃疾的词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自号如是。她还被世人称为“风骨嶒峻柳如是”。
柳如是从小就显示出聪慧好学的天赋,然而由于家境贫寒,她在妙龄时被掠卖到吴江做婢女。后来,她改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和金陵之间。由于她的美艳绝代和才华过人,她成为了秦淮名妓。她留下了许多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
柳如是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党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当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钱谦益成为南明的礼部尚书。然而不久后,清军南下,当兵临城下时,柳如是劝说钱谦益与她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沉思片刻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但被钱谦益硬托住了。于是钱谦益腼颜迎降了。他去了北京,而柳如是留在南京。钱谦益在清朝担任了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然而受到柳如是的影响,半年后他便称病辞职回家。后来,他因为一起案件而被牵连,吃了两次官司。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贿赂营救出狱,并鼓励他与尚在抵抗的郑成功、张煌言、瞿式耜、魏耕等人联系。柳如是尽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展现出她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钱谦益降清,本应为后世所诟病,但赖有柳如是的义行,而冲淡了人们对他的反感。
就文学和艺术才华而言,柳如是可以称为“秦淮八艳”之首。她的书画才华也很出众,她的画作简约而清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她的书法深受后人赞赏,被称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
然而,1664年钱谦益去世时,柳如是还不到五十岁,从此,厄运便降临到了柳如是身上。乡里的族人聚众欲夺取她的房产,为了保护钱家的产业,柳如是吮血立下遗嘱,然后解下腰间的孝带,悬梁自尽,情形极为悲惨。一代风流才女,香消玉殒,余恨不禁。而这时距离钱谦益去世仅仅两个月。
柳如是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悲剧,然而她的爱国精神和才华却让人们铭记。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逆境中,我们也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柳如是的一生是一个永恒的传世佳话,她的才华和爱国精神将永远被人们所称颂。
柳如是简介: 柳如是(1618年~1664年)是明末清初的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她因读宋朝辛弃疾的《贺新郎》中的诗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自号如是。她出生于浙江嘉兴。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从小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被掠卖到吴江做婢女。在妙龄时,她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她往来于江浙和金陵之间。
柳如是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和《尺牍》。这些作品展现了她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她的诗歌充满了情感和哲理,表达了她对命运的矛盾和对生活的热爱。
柳如是的生平中并没有明确的出生和死亡日期记录,只知道她活动在17世纪的明末清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