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东风着意,正群芳未放,蟠桃初缀。
王母当年亲手种,来作人间上瑞。
婺女星躔,金华福地,聊驻千千岁。
恰才八十,百分未及一二。
况是间生英贤,名高日月,未说文昌贵。
今日凝香称寿斝,来岁衮衣当发。
黄贴天香,太白珍膳,押赐传中旨。
戏拈金果,宫娥应是争取。
吴儆(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他与兄弟吴俯一起讲学授徒,被称为“江东二吴”。
吴儆于绍兴二十七年(1157)中进士,后被调任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他被任命为安仁县知县。淳熙元年(1174),他被任命为邕州通判。淳熙五年(1178),他被调任为广南西路安抚都监兼知州,并被赐予亲老奉祠的待遇。
淳熙七年(1180),吴儆被任命为泰州知州,但不久后又被调回亲老奉祠的职位。淳熙十年(1183)去世,享年五十九岁,被追谥为文肃。张栻称赞他为“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整理出吴儆的主要经历如下:
- 1125年,吴儆出生于休宁(今属安徽)。
- 与兄弟吴俯一起讲学授徒,被称为“江东二吴”。
- 1157年,吴儆中进士,调任鄞县尉。
- 1166年,被任命为安仁县知县。
- 1174年,被任命为邕州通判。
- 1178年,被调任为广南西路安抚都监兼知州,并被赐予亲老奉祠的待遇。
- 1180年,被任命为泰州知州,但不久后又被调回亲老奉祠的职位。
- 1183年,吴儆去世,享年五十九岁,被追谥为文肃。
吴儆被人称赞为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堂堂七尺,懔一时人物,孤映三蜀。闲雅风流豪醉后,犹有临邛遗俗。十载虞庠,一官楚塞,雅操凌寒玉。江山千里,惠然来慰幽独。
落笔妙语如神,两章入手,不觉珠盈掬。从此西归荣耀处,宁假华旌高纛。乐府新声,郢都余唱,应纪阳春曲。老夫一醉,故人高义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