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诗人屈原的照片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诗人和政治家。他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是楚国贵族出身。屈原曾担任三闾大夫和左徒的职位,负责处理内政和外交事务。
然而,公元前278年,秦国将领白起攻破了楚国的首都郢都。屈原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使他在长沙附近的汩罗江中投江自杀。据说,端午节就是他的忌日。
屈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被称为楚辞。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为“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结: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诗人和政治家。他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担任过三闾大夫和左徒的职位。然而,楚国在公元前278年被秦国攻破,屈原因忧国忧民而在长沙附近的汩罗江中自杀。他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创造了楚辞这一独特的诗歌体裁,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屈原的诗词>>

先秦诗人宋玉的照片
宋玉

宋玉,又名子渊,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辞赋作家。他出生于屈原之后,出生地为鄢(今襄阳宜城)。他曾经在楚国的顷襄王朝中任职。宋玉擅长写辞赋,被誉为屈原之后最杰出的辞赋家之一,与唐勒、景差齐名。据传,他创作了许多辞赋作品,但现存的作品很少。《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中收录了他的16篇赋,但大部分已经失传。目前流传下来的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不过有人对后三篇的作者身份表示怀疑。宋玉创作的辞赋作品中,有一些成为了典故,如“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 宋玉的诗词>>

先秦诗人荆轲的照片
荆轲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整理补充如下:
荆轲,战国末期的卫国人,先世为齐贵族,后迁居卫国,被卫人称为庆卿。由于秦国灭掉了卫国,荆轲流亡至燕国,燕人称他为荆卿或荆叔。当时,秦国已经灭掉了韩国和赵国。
燕国太子丹计划刺杀秦王政,他结交了荆轲的朋友田光。田光推荐荆轲,使他成为燕国的上卿。燕王喜二十八年,荆轲被派去秦国,带着樊于期的首级和藏在内夹中的匕首,以图谋刺杀秦王政。
荆轲在向秦王政献图时,秦王展示了地图,荆轲发现自己的计划已经被识破。行刺未能成功,荆轲最终被杀害。 荆轲的诗词>>

先秦诗人项羽的照片
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出生于秦下相(今江苏宿迁)。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与“谋战派”孙武、韩信等人齐名。
公元前209年,项羽从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发动起义。在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并在巨鹿之战中摧毁了章邯的秦军主力。秦朝灭亡后,他自称西楚霸王。
随后,项羽与刘邦展开了为期四年的楚汉战争,争夺天下。然而,公元前202年,项羽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遭到刘邦军队的重创,被迫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长江段西)边。在绝境中,他选择了自刎而死。
项羽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勇猛的著名武将之一,被赞誉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项羽的诗词>>

先秦诗人庄周的照片
庄周

庄子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也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出生在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梁园区蒙墙寺村),是汉族。庄子的祖先是楚国公族,但由于吴起变法引发了楚国内乱,他的先人迁往宋国蒙地以避罪。
庄子一生中只做过地方漆园吏,他崇尚自由,因此拒绝了同宗楚威王的聘请。他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庄子的代表作品是《庄子》,其中包含了许多名篇,如《逍遥游》、《齐物论》等。他的作品以寓言和譬喻的形式,通过描述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来表达他对人生、自由、道德等问题的思考和见解。
庄子的思想主张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自主,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内心的自在和逍遥,而不受外界的束缚和约束。他提出了“无为而治”、“自由自在”等观念,主张人应该顺应自然,放弃功利和名利的追求,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庄子的影响深远,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作品被广泛传播,并被后人奉为经典之作。庄子的思想也对后世的道家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周的诗词>>

先秦诗人李斯的照片
李斯

李斯(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出生于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他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在秦朝,他参与了制定法律,统一了车轨、文字和度量衡制度,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政治主张的实施,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基本格局。
然而,李斯的命运在秦始皇死后发生了转折。他与内官赵高勾结,伪造遗诏,迫使秦始皇的儿子扶苏自杀,并拥立胡亥为二世皇帝。然而,这一行动引起了赵高的忌惮。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李斯和他的父亲被赵高所陷害,被腰斩于咸阳,并夷灭了他们的三族。这个悲惨的结局结束了李斯的生命。 李斯的诗词>>

先秦诗人吕不韦的照片
吕不韦

吕不韦生于前292年,出生地为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他是一个著名的商人、政治家和思想家,被任命为秦国丞相。他主持编纂了《吕氏春秋》(又名《吕览》),这本书汇集了先秦各派学说,被称为“杂家”。
《吕氏春秋》完成后,吕不韦将其悬挂在国门上,并声称能够改动其中的一字者将获得千金的奖励。这就是所谓的“一字千金”。
然而,后来吕不韦因与嫪毐集团叛乱事件有关,被免除了相邦职务,并被迫离开秦国,居住在河南的封地。不久之后,秦王政复命让他和家人迁往蜀地。吕不韦担心自己会被诛杀,于是选择了饮鸩自尽。
吕不韦的生平经历包括他的出生、成为商人和政治家、主持编纂《吕氏春秋》、被免除职务、迁居河南封地以及最终选择自杀。 吕不韦的诗词>>

先秦诗人左丘明的照片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是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他是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
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是对《春秋》这一古代史书的注释和补充,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奠基之作。他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了各国之间的政治斗争、战争和外交关系,对于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和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国语》是左丘明整理的一部古代国别史书,记录了春秋时期各国的历史和政治制度。这部书对于了解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左丘明作为太史,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他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的思想。他的著作对于后世的历史学、政治学和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后人称为“左丘明之学”。
左丘明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他的贡献和影响使他成为中国古代史学的重要人物,被后人尊称为“左丘明先生”。 左丘明的诗词>>

先秦诗人韩非的照片
韩非

韩非子(约公元前281年-公元前233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他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是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出生在战国末期的韩国(今河南省新郑)。
韩非子的师从是荀子,他是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被后世称为“韩子”或“韩非子”。他的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重要观点。
韩非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政治和法律方面。他强调了法律的重要性,认为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基石。他提出了“法者,治之端也”、“法者,国之大计也”等观点,强调了法律的权威和不可违背性。
韩非子的著作《韩非子》是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这部著作包含了他的政治思想、法律观点和对社会问题的分析。他在著作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如“法者,国之大计也”、“法者,治之端也”、“法者,国之利器也”等。
韩非子的影响深远,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政治和法律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观点被后世的政治家和法学家广泛引用和研究,他被誉为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韩非的诗词>>

先秦诗人荀子的照片
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出生于战国末期的赵国。他的名字是荀况,字是卿,属于华夏族(汉族)。
荀子被时人尊称为“荀卿”,而在西汉时期,他因为避讳汉宣帝刘询的名字,改称为“孙卿”,因为“荀”和“孙”两个字的古音相通。
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来成为楚国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的令。
在儒家思想方面,荀子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发展。他提出了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说”形成了对比。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约束和改善人的行为。
此外,荀子还对儒家典籍进行了重新整理,对儒家学说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相当显著的贡献。
关于荀子的死亡情况,目前没有确切的记载。 荀子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