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操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通兵法,善于诗歌创作,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他的散文也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被称为建安风骨。著名作家鲁迅评价他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除了文学才华,曹操还擅长书法,尤其擅长章草。唐朝书法家张怀瓘在《书断》中评价他的书法为“妙品”。
曹操于220年正月庚子去世,享年66岁。他的一生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称为“曹氏文武之祖”。
曹操的诗词>>
曹植(192-232),字子建,是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他是三国曹魏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也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是魏武帝曹操的儿子,同时也是魏文帝曹丕的弟弟。在他生前,他曾被封为陈王。去世后,他被追封为陈思王。因此,他也被称为陈思王曹植。
曹植以其在文学上的造诣而闻名,后人将他与曹操和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谢灵运更是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称他为“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这说明曹植在文学领域的才华非常出众。
在王士祯的论述中,他认为在汉魏以来的两千年间,只有曹植、李白和苏轼这三位诗人可以被称为“仙才”。这也再次证明了曹植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于曹植的出生和死亡,他出生于192年,去世于232年。他的谥号是“思”。
曹植的诗词>>
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徐州丰县中阳里街道)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也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作为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他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公元前195年,刘邦在讨伐英布叛乱时受到了重伤,无法康复。在制定了“白马之盟”后,他驾崩于长安。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他被追尊为高皇帝,庙号为太祖。他的陵墓被建在长安,被称为长陵,成为他的永恒安息之地。
刘邦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战略智慧。他在起义军中崭露头角,最终成功推翻了秦朝的暴政,建立了汉朝。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措施,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并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他还实行了一系列的宽政措施,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受到了广大民众的爱戴。
刘邦的统治为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和稳定奠定了基础,他的贡献被后世称为“刘氏治世”。他的事迹和思想对后来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尊称为“汉武帝之前无英主,刘邦之后无英主”。他的故事也被广泛传颂于后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传世佳话。
刘邦的诗词>>
刘彻,字孝仁,是西汉第7位皇帝,公元前156年出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公元前87年在五柞宫去世,享年70岁。他被谥号为孝武皇帝,庙号为世宗,葬于茂陵。
刘彻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诗人。他开拓了汉朝最大的版图,通过一系列的征服和扩张,使汉朝的疆域得到了巨大的扩展。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推行均田制、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等,使汉朝的政治和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在文化方面,刘彻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倡儒家思想,重视教育,推动了儒学的发展。他还亲自撰写了大量的诗歌,被誉为“汉武之诗”。
然而,刘彻晚年的统治却出现了问题。他过度扩张和穷兵黩武,导致国家财政紧张,社会矛盾加剧。此外,他还相信巫蛊之说,大规模迫害巫蛊之术的受害者,引发了巫蛊之祸。为了平息社会动荡,刘彻在征和四年下罪己诏,承认自己的错误,并采取措施缓和社会紧张局势。
公元前87年,刘彻在五柞宫去世,享年70岁。他被追尊为孝武皇帝,庙号为世宗。他的陵墓建于茂陵,是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墓,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总的来说,刘彻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诗人,他的统治使汉朝达到了鼎盛时期,但晚年的穷兵黩武和巫蛊之祸也给国家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他的去世标志着汉武盛世的结束,但他的贡献和影响仍然深远。
刘彻的诗词>>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建安七子”之一。由于他的文才出众,被誉为“七子之冠冕”。
王粲最初在刘表的府中任职,后来转投曹操。他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作诗。他的诗作以豪放洒脱、意境深远而著称,被誉为“建安风骨”。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事的思考为主题,表达了他对乱世的忧虑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王粲的文学才华备受赞誉,他的作品被广泛传播,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被后人收入《文选》等文集,成为后世文人学习的范本。
关于王粲的生平和死亡,具体的细节不太清楚。根据史书记载,他生于177年,逝世于217年,享年40岁。他的具体死因和死亡地点等信息目前无法确定。然而,他的文学成就和影响力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研究。
王粲的诗词>>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详。她是东汉陈留郡圉县人,著名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蔡琰初嫁给卫仲道,但丈夫不久去世,她回到自己的家里。后来,由于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并嫁给了匈奴人,生下了两个儿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她嫁给了董祀。
蔡琰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女性,擅长文学、音乐和书法。《隋书·经籍志》中记载有《蔡文姬集》一卷,但这些作品已经失传。目前能够看到的蔡琰的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尽管历史上对蔡琰的事迹记载不多,但“文姬归汉”的故事却在历朝历代广为流传。这个故事讲述了蔡琰被匈奴掳走后,经历了十二年的苦难,最终被曹操赎回并回到汉朝的故事。这个故事被视为忠贞爱国的象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传颂。
蔡琰的诗词>>
根据提供的内容,可以整理和补充如下:
虞姬是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姬。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记载“有美人名虞”,而在《汉书·项籍传》中有记载“有美人姓虞”。虞姬的出生年、死亡年以及出生地都没有确切的记载,存在多种说法。
关于虞姬的出生地,有一种说法认为她出生在今江苏省沭阳县颜集镇虞溪村,另一种说法认为她出生在今常熟虞山脚下虞溪村,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她出生在今绍兴县漓渚镇塔石村。由于没有确凿的历史记载,虞姬的出生地仍存在争议。
虞姬被传说为容颜倾城,才艺出众,舞姿美艳,因此被称为“虞美人”。她的美貌和才艺使得她成为项羽的宠爱之人。
关于虞姬的逝世年龄,正史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然而,根据野史的记载,虞姬在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02年之间逝世,享年仅28岁。
总结起来,虞姬是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姬,她的出生年、死亡年以及出生地都没有确切的记载。虞姬被传说为容颜倾城,才艺出众,舞姿美艳,因此被称为“虞美人”。根据野史的记载,虞姬在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02年之间逝世,享年仅28岁。
虞姬的诗词>>
卓文君,又称卓文君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之一。她出生于西汉临邛(今四川邛崃)人,生平大约在公元前48年至公元前1年之间。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据传,卓文君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但她聪明才智过人,有着出众的文学天赋。她的美貌和才华吸引了当时的文人司马相如,两人相爱并决定结为夫妻。
然而,卓文君的家庭并不同意他们的婚姻。卓文君的父亲认为司马相如家境贫寒,不适合他们的女儿。为了让两人分开,卓文君的父亲将她送到了远离司马相如的地方。
尽管卓文君被迫与司马相如分离,但他们的爱情并没有因此消失。卓文君在离别后写下了著名的诗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这句诗表达了她对司马相如的深深思念和对长久的承诺。
然而,卓文君的命运并不如意。她被迫嫁给了他人,并在婚后过着悲惨的生活。据说,她的丈夫对她虐待甚至杀害了她。卓文君的死亡成为了这段爱情故事的悲剧结局。
尽管卓文君的生命经历了许多磨难,但她的才华和爱情故事却流传至今。她的诗作和爱情故事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她的一生也成为了人们对于爱情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悟的对象。
卓文君的诗词>>
曹叡,即魏明帝,是曹魏第二任皇帝,出生于204年,出生地为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他是魏文帝曹丕的长子,母亲是文昭甄皇后。
曹叡不仅在政治上才干出众,还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被誉为魏氏“三祖”之一,与曹操、曹丕并称。曹叡原有的诗文集已经散佚,但后人辑录了他的散文二卷和乐府诗十余首。
曹叡在位期间,致力于国家的发展和治理。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加强中央集权,推行农业改革,提倡节约和勤政,使得国家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他还注重文化教育,提倡儒家思想,重视文学艺术的发展。
然而,曹叡的统治并不长久,他在位期间一直受到宦官集团的干扰和控制。239年1月22日,曹叡突然去世,享年36岁。他的死因至今仍有争议,有人认为是被宦官所害,也有人认为是因为疾病导致的。
曹叡的去世给曹魏带来了一系列的动荡和混乱,也标志着曹魏的衰落。然而,他在位期间的政绩和文化贡献仍然被后人所称道,他被视为曹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曹叡的诗词>>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出生于东汉时期的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是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于儒学世家,父亲班彪和伯父班嗣都是当时著名的学者。
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他的代表作品是《汉书》,这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的史书,也是“前四史”之一。《汉书》详细地记载了东汉时期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对后世的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
除了史学之外,班固还是一位杰出的辞赋家。他被誉为“汉赋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被收录在《文选》的第一篇中。他的辞赋作品以雄浑豪放、意境深远而著称,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班固还是一位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了《白虎通义》,这是一部集结了当时经学之大成的著作,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这部著作对于经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班固在92年去世,他的学术成就和文学才华使他成为东汉时期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的著作对于后世的历史研究、文学创作和经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班固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