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诗人杨广的照片
杨广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华阴人(今陕西华阴),生于隋朝的首都长安。他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父亲是隋文帝杨坚,母亲是独孤皇后。他的小字是阿麽,又名英。
杨广在581年被立为晋王,到600年十一月被立为太子,604年七月继位为皇帝。在他的统治期间,他修建了大运河,包括开通永济渠、通济渠,以及加修邗沟和江南运河。他还营建了东都洛阳,并且开创了科举制度。此外,他亲自率军征讨吐谷浑,并且三次出征高句丽。
然而,由于他滥用民力,导致天下大乱,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公元618年,他在江都被部下缢杀。
隋炀帝被唐朝追谥为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追谥为闵皇帝,而他的孙子杨侗被追谥为世祖明皇帝。
《全隋诗》收录了隋炀帝的诗作,共有40多首。 杨广的诗词>>

隋代诗人吕让的照片
吕让

吕让,生卒不详,是隋朝时期的诗人。他出生在河中府永乐县(今山西芮城),是潭州刺史吕渭之的四儿子。他最初担任太子右庶子的职位,后来被调任为海州刺史。
尽管吕让的生平资料非常有限,但他的诗作《和入京》却传世至今。这首诗描绘了他进入京城的情景,表达了他对隋朝繁荣和希望的赞美之情。这首诗也展现了吕让的才华和对文学的热爱。
然而,除了这首诗以外,关于吕让的其他作品和生平事迹几乎没有留存下来。因此,我们对于他的出生和死亡日期以及其他重要的细节了解甚少。尽管如此,吕让作为一位隋朝的诗人,他的作品仍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吕让的诗词>>

隋代诗人杨素的照片
杨素

杨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处道,汉族,出生于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他是隋朝的权臣、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统帅。
杨素出身于北朝士族,北周时期担任车骑将军,并参加了平定北齐的战役。他与隋文帝杨坚有着深厚的关系。当杨坚登基为帝后,任命杨素为御史大夫,并派他率领水军东下攻打陈朝。在成功灭亡陈朝后,杨素被封为越国公,并担任内史令的职务。
随后,杨广继位后,杨素被任命为司徒,并改封为楚国公。在去世后,他被追谥为景武。
总结:杨素是隋朝的权臣、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统帅。他在北周时期就展现出了出色的才能,参加了平定北齐的战役。在隋朝建立后,他与隋文帝杨坚有着深厚的关系,并在杨坚登基后担任重要职务。他率领水军东下攻打陈朝,成功灭亡陈朝后被封为越国公。随后,他被任命为司徒,并改封为楚国公。他的去世后被追谥为景武。 杨素的诗词>>

隋代诗人王胄的照片
王胄

王胄(558~613年),字承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生于润州建康城(今江苏南京),王导八世孙。他是隋朝的一位大臣和文学家。
王胄年少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最初在陈朝任职,但陈朝灭亡后,他投奔了隋朝。隋炀帝杨广看中了他的才能,任命他为学士。在大业初年,他担任著作佐郎一职。后来,他参与了隋朝对辽东的征战,并晋升为朝散大夫。
然而,王胄生性疏率,自视甚高,对待他人傲慢无礼。他与杨玄感交好,但在大业九年(613年),杨玄感谋反失败后,王胄潜回江左,却被捕并处决。 王胄的诗词>>

隋代诗人薛道衡的照片
薛道衡

薛道衡(540~609)是隋代的一位诗人,字玄卿,汉族,出生于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他曾历任北齐、北周的官职。隋朝建立后,他被任命为内史侍郎,并晋升为开府仪同三司。在炀帝统治时期,他被派往番州担任刺史,后来改任司隶大夫。
薛道衡和卢思道是隋代诗人中最有艺术成就的两位诗人。他的诗集共有30卷,但现已佚失,只剩下《薛司隶集》1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了他的20余首诗作,《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则收录了他的8篇文学作品。关于他的事迹可以在《隋书》和《北史》的本传中找到。 薛道衡的诗词>>

隋代诗人李密的照片
李密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他出生于一个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是隋唐时期的群雄之一。
在隋末天下大乱时,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被尊称为魏公。他率领瓦岗军多次击败隋军,威震天下。当瓦岗军原领袖翟让准备将领导权让给他时,翟让的哥哥却阻拦了这一举动。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李密不得已杀死了瓦岗军的前领袖翟让,这导致了内部的不稳定,隋军也趁机多次击败了瓦岗军。
后来,李密被越王杨侗招抚,但在与宇文化及的战斗中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不久之后,他又被王世充击败,率领残部投降了李唐。然而,没过多久,李密又背叛了唐朝,自立为王。最终,他被唐将盛彦师斩杀于熊耳山。
李密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战乱和权力斗争,他以其勇猛的战斗和领导才能闻名于世。然而,他的野心和背叛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和死亡。 李密的诗词>>

隋代诗人曾允元的照片
曾允元

曾允元,字舜卿,号鸥江,生于元代江西太和,关于他的生平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曾允元是宋代的一位词人,他的作品《水龙吟》在当时非常流传。然而,在《词综》卷二八中,将他的字误作了允元,实际上应该是揆之字。这个错误可能导致了对他的认识上的混淆。
在《元草堂诗馀》卷中,收录了曾允元的四首词作品。这些作品后来也被收录在《全宋词》中。
关于曾允元的出生和死亡日期以及其他生平细节,目前并没有相关的资料可供参考。 曾允元的诗词>>

隋代诗人秦湛的照片
秦湛

秦湛,字处度,号济川,行名大七(一作祖七),高邮(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他是著名文学家秦观的儿子。秦湛曾担任官宣教郎,并于绍兴二年(1132年)被派往常州担任通判。四年后(1134年),他退休了。
秦湛在年轻时就对学习非常热衷,同时也擅长绘画山水。他的词作《卜算子》一首被收录在《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四中。关于秦湛的生平和其他作品的详细信息目前不得而知。 秦湛的诗词>>

尹式

尹式(暂且不知~604)是隋代河间(现属河北)人,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尤其擅长诗歌创作,被人称赞为少有令问之才。
在仁寿中年,尹式被任命为汉王杨谅的记室,杨谅对他非常看重。然而,在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去世后,杨谅起兵反对隋炀帝杨广,但最终失败。尹式在这次失败后选择了自杀。
尹式的族人正卿和彦卿也都是才华出众的人,他们的名字在当时非常有名。尹式原本有一部文集,但现在已经失传,只剩下两首诗保存至今。
以上是对尹式生平的整理和补充。 尹式的诗词>>

孙万寿

孙万寿是隋朝时期的文学家和官员。他出生于不详,大约在隋炀帝大业四年前后七年中去世,享年五十二岁。他的祖父是魏朝的散骑常侍宝,父亲是齐国的博士灵晖。在仁寿初年,他被征拜为豫章王的长史,随后在大业元年转为齐王的文学官。当时,许多王室的官员都被消灭,孙万寿感到不安,因此以病为由辞去了职务。过了一段时间,他被任命为大理司直,最终在官职任上去世,享年五十二岁。孙万寿著有十卷的文集,但已经散佚,现存有他的九首诗。 孙万寿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