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道衡(540~609)是隋代的一位诗人,字玄卿,汉族,出生于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他曾历任北齐、北周的官职。隋朝建立后,他被任命为内史侍郎,并晋升为开府仪同三司。在炀帝统治时期,他被派往番州担任刺史,后来改任司隶大夫。
薛道衡和卢思道是隋代诗人中最有艺术成就的两位诗人。他的诗集共有30卷,但现已佚失,只剩下《薛司隶集》1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了他的20余首诗作,《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则收录了他的8篇文学作品。关于他的事迹可以在《隋书》和《北史》的本传中找到。
薛道衡是一位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卓越才华和好学精神的文人。他在13岁时就创作了《国侨赞》,这篇作品展现了他深思熟虑的思维和独特的才情,引起了众人的惊叹。在北齐武平年间,他担任主客郎,接待了南朝陈使者傅□。他为傅□赠送了五十首诗,而薛道衡也和他一起和诗,这些诗被南北方的文人称赞,当时著名的文人魏收甚至说:“傅□所谓以蚓投鱼耳。”这显示了薛道衡在当时的声望和地位。
薛道衡和卢思道是当时隋代最杰出的诗人,他们的艺术成就最高。虽然薛道衡的诗歌还未完全摆脱六朝文学的浮艳绮靡的风格,但是他的一些作品却展现出了一种刚健清新的气息。例如,他与杨素合作创作的《从军行》是一首较好的边塞诗。他的代表作《昔昔盐》描写了思妇孤独寂寞的心情,其中“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这一联最为人们所熟知,甚至有传说说这正是因为这首诗引起了隋炀帝的嫉妒而导致了他被杀害。他的小诗《人日思归》则含蓄委婉,也是历来传诵的名作。
薛道衡的作品集共有30卷,但现在已经失传。目前只有《薛司隶集》这一卷保存下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了他的诗歌20余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则收录了他的文学作品8篇。关于他的事迹可以在《隋书》和《北史》的本传中找到。
薛道衡生平详情»
为透彻,他认为隋朝具备统一南方的条件和优势,而陈朝则存在着内外因素的弱点,因此预测隋朝必能成功克服陈朝,实现南方的统一。
薛道衡的政治才能也得到了杨坚的赏识和重用。他在梁睿府下参与平定王谦之乱,展现出出色的军事才能。随后,他又从征突厥,表现出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回朝后,他被任命为内史舍人,开始在仕途上有所起色。他还兼任聘陈主使,多次往返江东,对陈朝的腐败情况了解深刻。因此,他多次上奏隋文帝,要求对陈朝“责以称藩”,即不承认陈朝和隋朝的对等地位,实际上是有意灭陈、统一南方。
隋文帝对薛道衡的才能也十分赞赏,他在开皇八年任命薛道衡为淮南道行台吏部郎,随从晋王杨广和宰相高颎出兵伐陈,负责文书工作。在高颖询问薛道衡能否克定江东时,薛道衡以至理论断,指出南方分裂已久,战争不息,而隋朝具备统一南方的条件和优势。他还指出陈朝内外因素的弱点,预测隋朝必能成功克服陈朝。高颖听后赞叹不已,称赞薛道衡的言论明晰,才学出众。
薛道衡的政治才能和对当时局势的准确分析使他成为当时文坛的领袖之一。他的才华和能力得到了杨坚和隋文帝的赏识和重用,为隋朝的统一南方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故事也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他的才华和智慧令人敬佩。
薛道衡为官生涯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