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诗人曹操的照片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操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通兵法,善于诗歌创作,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他的散文也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被称为建安风骨。著名作家鲁迅评价他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除了文学才华,曹操还擅长书法,尤其擅长章草。唐朝书法家张怀瓘在《书断》中评价他的书法为“妙品”。

曹操于220年正月庚子去世,享年66岁。他的一生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称为“曹氏文武之祖”。

轶事典故

曹操,一个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许多令人惊叹的事迹。从他年幼时的勇敢面对鳄鱼,到成年后的冒险行刺,再到他在战争中的智慧和机智,曹操展现出了他绝妙的口才和辞令。

在曹操十岁那年,他在龙潭中游泳时遇到了一条凶猛的鳄鱼。面对鳄鱼的攻击,曹操毫不畏惧,与之周旋。最终,鳄鱼无法下口,只能逃走。曹操回家后没有向家人提起这件事,直到有人害怕一条蛇时,他才大笑并告诉众人自己曾经在龙潭中遇到过鳄鱼。众人无不惊叹少年曹操的胆略。

曹操还展现了他的勇敢和果断。他曾私自进入中常侍张让的府邸试图行刺,但被张让发现。面对追捕的危险,曹操挥舞手戟,从庭堂一路打将出来。他的卫士无法接近他,他且战且退,最终跳过垣墙逃脱。这一幕展现了曹操的勇敢和机智。

曹操还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口才。在一次出征途中,士兵们口渴无比,找不到水源。曹操告诉他们前方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们听后嘴里都流口水,凭借着这个希望,他们得以到达前方有水源的地方。曹操的口才和智慧帮助他解决了这个困境。

曹操还展现了他的正直和自律。一次,他率军经过麦田,下令士卒不要弄坏麦子,违反者处死。然而,他自己的马却窜进了麦地。他的手下主簿试图用典故来为他辩解,但曹操却坚持自己制定的法律,请求对自己施予刑法。于是,他拿起剑割断自己的头发,投掷在地上。这一幕展现了曹操的正直和自律。

曹操还展现了他的仁爱和文化传承。在平定北方后,他派遣使者用金璧将故人蔡邕的女儿蔡文姬从匈奴赎回国中,并让她整理蔡邕所遗书籍四百余篇。这一举动展现了曹操对故人的怜惜与怀念,以及他对中国文化的重视和贡献。

最后,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夕展现了他的豪情和才华。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与孙权、刘备联军决战。酒酣之际,他取槊立于船头,慷慨而歌。这一幕被苏东坡称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曹操的豪情和才华在这一刻得到了充分展现。

曹操的一生充满了许多令人惊叹的事迹。他的勇敢、果断、智慧、口才、正直、仁爱和才华,使他成为了历史上备受瞩目的人物。他的绝妙好辞和出色的领导能力,使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曹操轶事典故详情»

为政举措

,但在政治上却不如曹操。曹操通过抑制豪强,加强集权,使得自己的统治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军事方面,曹操精于兵法,著有多部军事著作。他善于运用兵力,采取灵活的战术,取得了多次重要的胜利。他在对抗其他军阀的战争中,展现出了出色的指挥才能和军事智慧。他的军事才能也是他统一北方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曹操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善于写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展现出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总的来说,曹操在政治、军事和文学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他通过屯田、兴修水利等措施,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他抑制豪强,加强集权,使得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在军事上展现出了出色的指挥才能和军事智慧。他的诗歌作品也展现出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曹操的才能和贡献使得他成为了当时北方的统一者,对于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曹操为政举措详情»

评价

曹操:历史评价与人物形象

曹操,字孟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也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他的才智和军事才能使他成为了当时乱世中的一位杰出人物。曹操的形象在历史上一直备受争议,有人称赞他的明智和决断力,也有人批评他的残暴和权谋。

陈寿在《三国志》中对曹操的评价非常高。他认为曹操在乱世中能够运筹帷幄,采纳各种策略,不计较过去的恩怨,最终能够统一天下,成就了伟大的事业。他被陈寿称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王沈在《魏书》中也对曹操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曹操在统治军队的三十多年里,从不放下书本。他不仅研究军事策略,还思考经典传世之学。他登高必赋诗,创作新的诗歌,他的音乐作品也成为了乐章。

孙权对曹操的评价则相对复杂。他认为曹操在杀伐方面有些过分,但他也承认曹操是一位罕见的将领。他说:“曹操承运,神武应期,征讨暴乱,克宁区夏;协建灵符,天命既集,遂廓弘基,奄有魏域。”这表明孙权对曹操的军事才能和统治能力表示了肯定。

陆机、潘安、刘渊、王导、裴松之、垣荣祖、钟嵘、李世民、王勃、魏元忠、朱敬则等人也对曹操给予了不同的评价。他们或称赞曹操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或批评他的残暴和权谋。这些评价反映了曹操在历史上形象的多样性。

总的来说,曹操是中国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之一。他的才智和军事才能使他成为了乱世中的一位杰出人物,但他的残暴和权谋也使他备受批评。无论如何,曹操的形象在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的才能和决断力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操评价详情»

生平

曹操的早年经历展现了他出身于官宦世家的背景。他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嵩在汉灵帝时期官至太尉,历侍四代皇帝,享有一定的声望。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并被封为费亭侯。关于曹嵩的身世,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但可信度不高。

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聪明,善于权衡应变。他性格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也不研究学业。因此,当时的人们并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也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南阳的许劭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这些评价预示了曹操在乱世中的崛起。

曹操早年就展现出对武艺的爱好和才能。他曾经潜入张让家,被发现后手舞著戟越墙逃出,全身而退。他还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并且著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注孙子》。这些活动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曹操在公元174年(熹平三年)二十岁时被举为孝廉,进入京都洛阳担任郎官。不久后,他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作为东汉的都城,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治理难度很大。曹操上任后,立即宣布禁令,严肃执行法纪,并制作了五色大棒十余根,悬挂在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反禁令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地用五色棒处死了他。因此,“京师敛迹,无敢犯者”。然而,曹操的举动也招致了蹇硕等一些当朝权贵的不满。由于他父亲曹嵩的关系,曹操被调到远离洛阳的顿丘(今河南清丰)担任顿丘令。当时,曹操二十三岁。

曹操在顿丘的任职期间,展现出了他的才干和领导能力。他积极改善当地的治安和民生,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他还与当地的豪强进行斗争,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这段经历使曹操崭露头角,为他日后的政治和军事事业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曹操的早年经历展示了他出身于官宦世家,但并没有因此而得到特别的待遇。他的机智聪明和对武艺的热爱为他日后的崛起打下了基础。在顿丘的任职期间,他展现出了出色的领导能力,为他日后的政治和军事事业奠定了基础。 曹操生平详情»

艺术成就

曹操的诗歌作品中,有一类是关涉时事的。其中,《薤露行》和《蒿里行》这两首诗是写于建安初年的。《薤露行》反映了何进谋诛宦官事败,董卓入洛阳作乱的历史事件。而《蒿里行》则描写了关东各州郡兴兵讨伐董卓的情景,各州郡之间互相争斗,造成了广大人民的苦难。这两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概括地描绘了这段历史过程,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蒿里行》中以同情的笔调写出了人民在战乱中所遭受的深重苦难,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关怀和同情。

另外一首与时事有关的诗是《苦寒行》,作于建安十一年。这首诗描写了冬日太行山区的酷寒、荒芜和险峻,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景观。同时,诗人也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感受。这首诗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观察力,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另一类诗歌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度关山》和《对酒》这两首诗是写政治理想的。曹操设想的太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在汉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这种理想无疑具有进步意义。这些诗歌展示了曹操对政治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期望,体现了他作为政治家的远见和智慧。

此外,曹操的诗歌中还有一类是游仙诗。这类诗歌以描绘仙境和仙人的形象为主题,展示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其中,《短歌行》是一首典型的游仙诗,描绘了仙境的美丽和仙人的神秘。这类诗歌展示了曹操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于精神境界的向往。

总的来说,曹操的诗歌作品在当今诗歌上有着深厚的影响。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关涉时事的作品,又有表述理想和游仙的作品。这些诗歌不仅展示了曹操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曹操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曹操艺术成就详情»

家族成员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家族关系错综复杂。在他的长辈中,他的祖父是曹腾,祖母是吴氏,是曹腾的“对食”妻子。他的父亲是曹嵩,母亲是丁氏。

曹操的妻妾众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丁夫人,她是曹操的原配夫人,但他们没有子女。另外一个重要的妻子是卞夫人,她是曹操的继配夫人,也是武宣卞皇后。卞夫人生了曹操的四个儿子,分别是曹丕、曹彰、曹植和曹熊。还有其他几位妾室,如刘夫人生了曹昂和曹铄两个儿子,环夫人生了曹冲、曹据和曹宇三个儿子,杜夫人生了曹林和曹衮两个儿子,秦夫人生了曹玹和曹峻两个儿子,尹夫人生了曹矩,王昭仪是曹操的妾室,她是曹干的养母,陈姬生了曹干,孙姬生了曹上、曹彪和曹勤三个儿子,李姬生了曹乘、曹整和曹京三个儿子,周姬生了曹均,刘姬生了曹棘,宋姬生了曹徽,赵姬生了曹茂,还有某氏,是张济的遗孀,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邹夫人。

曹操的子女众多,据《魏志·文帝纪》、《任城陈萧王传》和《武文世王公传》记载,曹操共有25个儿子。他们的排名无法确定,但按照他们母亲的地位高低来排序。排名前几位的儿子包括曹丕、曹彰、曹植、曹熊等。曹丕是魏文帝,曹彰是任城威王,曹植是陈思王,曹熊是萧怀王。曹操的长子是曹昂,他被尊为丰愍王。其他儿子还有曹铄、曹冲、曹据、曹宇、曹林、曹衮、曹玹、曹峻、曹矩等。最后一个儿子是曹干,他被尊为赵王。

曹操还有六个可考证的女儿。其中最重要的是清河长公主,她是夏侯楙的妻子。其他女儿包括曹宪、曹节、曹华、安阳公主和金乡公主,她们的丈夫分别是汉献帝、荀恽和何晏。

此外,曹操还有三个养子,其中最重要的是何晏,他是大将军何进的孙子,娶了曹操的女儿金乡公主。另外两个养子是秦朗和曹真。

曹操的旁系亲属也非常庞大。根据《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的记载,曹氏和夏侯氏是曹操的宗亲和姻亲。 曹操家族成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