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各地的风土人情有很大的不同,此时此刻,黄河以北的地区正值寒冬。
河中漂浮着冰块,舟船难以行走。
地被冻得用锥子都扎不进去,田地荒芜长满干枯厚密的蔓菁和蒿草。
河水冻结不流动,上面由坚硬的冰覆盖,人都可以行走。
有识之士穷困潦倒,而好勇斗狠的人却不在乎随意犯法。
我为此叹息怨恨,心中充满了悲伤和忧愁。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注释:河朔(shuò):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流澌(sī):江河解冻时流动的冰块。
蘴(fēng):古同“葑”,芜菁。
藾(lài):蒿类植物。
蹈(dǎo):踩。
戚戚(qī):忧愁,悲哀。
《土不同》译文及注释详情»
《土不同》(又名《河朔寒》)是一首描写黄河以北地区冬天严寒景况与民风特点的诗歌。诗人在北伐乌桓之后回到冀州,发现这里的乡土与黄河以南的土地有着巨大的不同。
诗歌开头描绘了严寒的景况。深冬时节,黄河上漂浮着冰块,舟船难以前行。大地被冻得坚硬,甚至用锥子都无法扎进去。田地荒芜,长满了干枯厚密的蔓菁和蒿草。河水冻结成冰,上面结满了坚硬的冰层,人们甚至可以在上面行走。
而诗中还描绘了这一地区的民风特点。人们因为贫困而变得勇敢而轻视法律。有才华的人们生活困顿,而好斗的人却不顾一切地犯法。这种不良的民风触动了诗人,他为此感到叹息和怨恨。最后,诗人忍不住唱出了“心常叹怨,戚戚多悲”这两句,直接表达了他内心中常存的哀怨和积压的悲伤。
整首诗描写了袁绍统治下河北地区民生凋敝,社会秩序不稳定的现状。诗人通过描绘严寒的自然景观和不良的民风,表达了对这一地区困境的关注和忧虑。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怀。
《土不同》赏析详情»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操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通兵法,善于诗歌创作,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他的散文也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被称为建安风骨。著名作家鲁迅评价他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除了文学才华,曹操还擅长书法,尤其擅长章草。唐朝书法家张怀瓘在《书断》中评价他的书法为“妙品”。
曹操于220年正月庚子去世,享年66岁。他的一生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称为“曹氏文武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