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列》原文赏析

  • jīng
    liè
  • [
    liǎng
    hàn
    ]
    cáo
    cāo
  • jué
    chū
    shēng
    zào
    huà
    zhī
    táo
    yǒu
    zhōng
  • yǒu
    zhōng
    shèng
    xián
    néng
    miǎn
    weí
    huái
    怀
    yōu
  • yuàn
    chī
    lóng
    zhī
    jià
    xiǎng
    kūn
  • xiǎng
    kūn
    jiàn
    guài
    zhì
    zài
    péng
    lái
  • zhì
    zài
    péng
    lái
    zhōu
    shèng
    luò
    huì
    fén
    qiū
  • huì
    fén
    qiū
    táo
    táo
    shuí
    néng
    jūn
    yōu
  • nián
    zhī
    nài
    shí
    guò
    shí
    lái
    weī

原文: 厥初生,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
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
愿螭龙之驾,思想昆仑居。
思想昆仑居。见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莱。
志意在蓬莱。周孔圣徂落,会稽以坟丘。
会稽以坟丘。陶陶谁能度?君子以弗忧。
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


相关标签:生命感慨时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万物初生,化育万物,终始循环,难道大自然就没有终结的时候吗?
自然万物都有自己的终期,即使是古代的圣贤也不能避免,那为什么还要为生命走向尽头而担忧呢?
但愿那无角的螭龙能为我驾车,将我带到魂牵梦绕的昆仑山。
心里想着神仙居住的昆仑山,期望看到山上的神灵怪异。我还有一个心愿是到海上去看一看蓬莱仙山。
我最大的心愿是到蓬莱仙山求得长生啊。可是,品德高尚的周公和孔圣人也要死去。会稽山上的坟茔就埋葬着大禹这样伟大的君主。
大禹这样伟大的君主也埋葬在会稽山上。古往今来,有谁能度过漫长的岁月,永世长存呢?心胸旷达的人应该不会为死而感到担忧。
不知不觉中已到了垂暮之年,时间匆匆地过去,来日不多啊,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注释:
精列:乐府旧题。精,指精神灵气,古人认为这是生命的本原。列,同裂,分解。精气分解指人的衰老或死亡。有人认为“精列”即鹡鸰,亦即精卫,也有人认为是精要之语的强调重列。
厥:其,此处指代万物。
造化:天地自然。陶物:即造就万物。陶,制作瓦器,引申为化育、造就、培养等。
何为:为何,为什么。
螭(chī)龙:传说中无角的龙。
昆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西方神山,被称为中国山脉的“太祖山”。有人认为此处昆仑暗指曹操寻得的风水宝地铧尖垴。
见期:期望见到。迂怪:神灵怪异。
志意:心愿。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名,是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亦常泛指仙境。另一说,西汉元光二年(前133),汉武帝东巡至蓬莱,望神山不遇,筑一座小城命名为“蓬莱”。 今山东省烟台市下辖有蓬莱市。有人认为曹操以昆仑、蓬莱之际暗指魏国疆土。
徂(cú)落:同“殂落”,死亡。
会(kuài)稽:此处指会稽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南部,是中国五大名山之一。 《精列》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生活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操是乐府诗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多以音乐为背景,表达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根据诗中的“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两句,可以推测这首诗是曹操在晚年时期创作的。曹操在晚年时已经历了风风雨雨,经历了无数的战争和政治斗争,他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也更加深刻。

曹操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擅长音乐的艺术家。他的诗歌多以乐府诗的形式呈现,这种诗歌形式常常用于歌颂英雄和表达情感。曹操的诗歌内容时转时断时续,没有经过严密的构思,有些诗歌甚至可能是即兴唱出的。

这首诗也是如此,它表达了曹操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表达了曹操对时间的感叹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在晚年时,曹操回首过去的岁月,感叹时间的飞逝和生命的短暂。他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对自己的成就和遗憾进行反思。

这首诗展现了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多重身份,他通过音乐和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曹操晚年时期的心境和情感,展示了他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深度。 《精列》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过时来微”的感慨。这是曹操对生命短暂和无法挽留时光的无奈和忧愁的真实写照。



整首诗以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为主题,通过对现实和幻想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忧愁。诗中的幻想仙境和现实人间的描写,既展示了诗人对长寿和永恒的向往,又揭示了生命的无常和不可逆转的命运。诗人通过对圣人的死亡的描写,表达了没有人能够逃脱生命的终结,明智者应该接受生命的短暂并珍惜当下的态度。



诗中的“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一句,是整首诗的高潮和核心所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忧愁。诗人在晚年感叹自己的时光已经不多,而且时间过得很快,这种感慨和忧愁是晚年曹操心头永远的痛。这句话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真实地反映了曹操晚年对生命和时光的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对现实和幻想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忧愁。诗中的“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一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的深刻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 《精列》赏析详情»

两汉诗人曹操的照片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操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通兵法,善于诗歌创作,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他的散文也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被称为建安风骨。著名作家鲁迅评价他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除了文学才华,曹操还擅长书法,尤其擅长章草。唐朝书法家张怀瓘在《书断》中评价他的书法为“妙品”。

曹操于220年正月庚子去世,享年66岁。他的一生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称为“曹氏文武之祖”。

猜您喜欢

对酒

两汉 曹操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
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礼让,民无所争讼。
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
斑白不负载。
雨泽如此,百谷用成。
却走马,以粪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
子养有若父与兄。
犯礼法,轻重随其刑。
路无拾遗之私。
囹圄空虚,冬节不断。
人耄耋,皆得以寿终。
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陌上桑

两汉 曹操

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
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
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
绝人事,游浑元,若疾风游[炎欠]翩翩。
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气出唱

两汉 曹操

游君山,甚为真。
磪?砟硌,尔自为神。
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旁。
东西厢,客满堂。
主人当行觞,坐者长寿遽何央。
长乐甫始宜孙子。
常愿主人增年,与天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