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原文赏析

  • guān
    cāng
    hǎi
  • [
    liǎng
    hàn
    ]
    cáo
    cāo
  • dōng
    lín
    jié
    shí
    guān
    cāng
    hǎi
  • shuǐ
    tán
    tán
    shān
    dǎo
    zhì
  • shù
    cóng
    shēng
    bǎi
    cǎo
    fēng
    mào
  • qiū
    fēng
    xiāo
    hóng
    yǒng
  • yuè
    zhī
    xíng
    ruò
    chū
    zhōng
  • xīng
    hàn
    càn
    làn
    ruò
    chū
  • xìng
    shèn
    zhì
    zaī
    yǒng
    zhì

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相关标签:古诗三百首初中古诗乐府写景山水抒情志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树木葱茏,花草丰茂。
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注释: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
何:多么
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竦峙(sǒng zhì):耸立。竦 ,通耸,高。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日月:太阳和月亮
若:如同.好像是.
星汉:银河,天河。
幸:庆幸。
甚:很,程度副词。
至:极点。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最后两句每章都有,与本诗正文的内容没有的直接关系。) 《观沧海》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他作为主帅,登上了曾经秦皇和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这让他的心情变得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他决定写下一首诗,将自己宏伟的抱负和阔大的胸襟融入其中,通过大海的形象来表达出来。

曹操是当时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有着远大的抱负和雄心壮志。他希望能够统一中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而此刻,他站在碣石山上,俯瞰着辽阔的大海,他的心中涌动着无尽的豪情和壮志。

曹操的胸襟是宽广的,他不仅仅关注个人的成就和荣耀,更关注国家和民众的福祉。他希望能够为国家做出伟大的贡献,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他的抱负和胸襟如同大海一样广阔,无边无际。

通过写诗,曹操将自己的抱负和胸襟融入其中。他借助大海的形象,表达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远大目标。大海象征着无限的可能性和广阔的空间,正是曹操希望自己的抱负和胸襟能够如大海一般广阔无边。

这首诗不仅仅是曹操内心世界的抒发,更是他对自己和国家未来的期许。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大海一样广阔和深邃,能够承载更多的希望和梦想。同时,他也希望国家能够像大海一样强大和壮丽,能够实现繁荣和稳定。

曹操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这个时刻正是他壮志凌云的时刻。他站在碣石山上,眺望着大海,内心涌动着无尽的豪情和壮志。通过写诗,他将自己的抱负和胸襟融入其中,借助大海的形象表达出来。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己的期许,更是对国家未来的期待。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大海一样广阔和深邃,同时也希望国家能够像大海一样强大和壮丽。 《观沧海》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对于日月和星汉的赞美和向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表达了作者的壮志豪情,他希望自己能够像日月一样照亮世界,成为众人仰望的存在。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作者对于星空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自己能够像星汉一样闪耀夜空,成为人们心中的明星。

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对自己壮志豪情的自我赞美和鼓励。幸甚至哉,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能够有如此壮志的庆幸之情。歌以咏志,表达了作者通过歌唱来表达自己的壮志和豪情,以激励自己和他人。

整首诗通过描写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展现了作者豪情万丈的气概和对于远大目标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使诗歌更加生动有力。通过观察自然景色,作者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整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观沧海》赏析详情»

后世影响

《观沧海》这首诗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 文学影响:《观沧海》被认为是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之一,独具一格。它的写景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诗人在创作中借鉴了曹操的写景技巧和情感融入景物的手法。

2. 爱国情怀的表达:诗中通过描写壮丽的山河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统一中国的愿望。这种爱国情怀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表达和传承。

3. 影响政治家形象:《观沧海》展现了曹操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使人们对他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首诗使人们读其诗如见其人,对曹操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 对后世文化的影响:曹操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家和文化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观沧海》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成为了后世文化中的经典之作,被广泛传诵和研究。

总的来说,曹操的《观沧海》通过其独特的写景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和统一中国的愿望的表达,对后世的文学、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山水诗的经典之作,也塑造了曹操作为政治家和文化人物的形象。 《观沧海》后世影响详情»

两汉诗人曹操的照片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操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通兵法,善于诗歌创作,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他的散文也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被称为建安风骨。著名作家鲁迅评价他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除了文学才华,曹操还擅长书法,尤其擅长章草。唐朝书法家张怀瓘在《书断》中评价他的书法为“妙品”。

曹操于220年正月庚子去世,享年66岁。他的一生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称为“曹氏文武之祖”。

猜您喜欢

小石潭记

唐代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珮 通:佩)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下澈 一作:下彻)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望岳

唐代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 同: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峡

南北朝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阙 通:缺;重岩 一作:重峦)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溯 同:泝;暮到 一作:暮至)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巘 一作:左山右献)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