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关山》原文赏析

  • guān
    shān
  • [
    liǎng
    hàn
    ]
    cáo
    cāo
  • tiān
    jiān
    rén
    weí
    guì
  • jūn
    mín
    weí
    zhī
    guǐ
  • chē
    zhé
    jīng
    weǐ
  • chù
    yōu
    míng
    shù
    fán
  • shuò
    xián
    shèng
    zǒng
    bāng
  • fēng
    jiàn
    jué
    jǐng
    tián
    xíng
  • yǒu
    fán
    dān
    shū
    shè
    shú
  • gāo
    táo
    hóu
    yǒu
    shī
    zhí
  • juē
    zaī
    hòu
    shì
    gǎi
    zhì
  • láo
    mín
    weí
    jūn
  • shùn
    shí
    pàn
    zhě
    shí
    guó
  • táng
    yáo
    cǎi
    chuán
    zhuó
  • shì
    tàn
  • chǐ
    è
    zhī
    jiǎn
    weí
    gòng
  • yóu
    tuī
    ràng
    yǒu
    sòng
  • jiān
    shàng
    tóng
    shū
    zhě
    weí

原文: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
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相关标签:抒情述志理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万物生于天地,人类高贵无比。
设立君主管理百姓,成为世上正常规矩。
天子车辙国君马迹,畅通天下纵横各地。
决定人才优劣升降,掌握百姓繁衍生息。
我要赞美圣贤君主,他们总管国家疆域。
分封诸侯授给官爵,建立井田颁布法律。
宁烧丹书废除刑罚,也不乱开释罪先例。
舜时皋陶周时甫侯,作为狱官错在哪里?
可惜可叹后代人们,制度办法统统改易。
驱使百姓辛劳奉君,摊派徭役榨取民力。
虞舜下令漆饰食具,激起众国纷纷叛离。
哪如唐尧俭朴实在,用柞做椽且不削齐。
难怪世人赞赏伯夷,盼望搞好社会风气。
奢侈本是最大罪恶,节俭美德不容怀疑。
许由不肯接受天下,难道需要辨出道理?
只要实行兼爱尚同,再疏也会和睦亲密。

注释:
度关山: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
牧:养育管理。
轨则:法度、准则。轨,应遵循的规则。
经纬:原指道路,南北之道为经,东西之道为纬。这里用作动词,指经由东西南北道路。四极:四方极远之地。四境。
黜(chù)陟(zhì)幽明:贬退不明事理的人,提拔干练的人。黜,降职或罢免。陟,提升,升迁。幽明,分别指昏庸者和德才兼备者。
黎庶:黎民庶民,即百姓。繁息:指人繁殖生息。
於(wū)铄:唔呀闪烁。
总统:总揽,总管。邦域:国家,邦国的疆域。
封建:封赏建立,封邦建国。古代帝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使之在各区域内建立邦国。五爵: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井田:周代的土地制度。以方九百亩为一里,划为九区,形如“井”字,故名。其中心为公田,外八区为私田,八家均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事。刑狱:刑罚狱讼。
燔(fán):焚烧。丹书:古代用朱笔记载法律、政令的书籍。 《度关山》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战乱连年的背景下,曹操是一个富有理想的人。他渴望能够通过正确的措施实现他太平盛世的理想。为了表达他的思想,他创作了一首诗。然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至今未能确证,只有霍雅娟教授认为此诗作于曹操早期。这首诗反映了曹操对乱世的深切关注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在这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曹操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正确的措施,为天下带来和平与繁荣。这首诗可能是他对自己理想的宣言,也是他对乱世的思考和呼唤。通过这首诗,曹操希望能够唤起人们的共鸣,激发大家的热情和行动,共同为实现太平盛世而努力。尽管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未能确证,但它仍然是曹操思想和理想的重要见证,也是他对乱世的回应和期许。 《度关山》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度关山》是一首表现曹操政治理想的诗歌。诗中强调了执政者应该勤俭、爱民、守法的重要性。曹操以法家精神治国,严厉执法,对犯罪必纠,同时反对滥用刑罚,主张依法行事。他提倡节俭,不喜欢奢华,后宫不锦绣,侍御不华丽,帷帐屏风破损则修补,茵褥取温,没有过多的装饰。诗中强调了节俭是共同的美德。

诗的开头直接提出“天地间,人为贵”,突出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君主应贤明,制定法规,实现全国统一,以奢侈为大恶,以俭朴为美德。退废弛,提拔明智之人,官吏尽职,百姓安定,人口繁衍。设立刑狱,执法公正。人与人之间应退让不争,上下相同,彼此亲爱。

整首诗表达了以“让”与“兼爱”为基础的大同思想。为了充分表达这一思想,诗人通过叙述古代君主治民的法则,认为退避小人,任用德才兼备者是国家昌盛的基本保证。同时,通过尧舜之间的对比,提出纠正奢侈恶习的方式,即“俭为共德”。在此基础上,诗人提出了“让”与“兼爱”的理念,即国君应贤明,君民平等,执法公正,讼狱不兴。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渴望国家统一,天下安定的愿望。

这首诗在内容上反对“劳民为君,役赋其力”,体现了孟子倡导的民本思想。在写作上,除了采用正面颂扬的形式之外,诗中的“嗟哉后世”八句使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肯定了民本思想,揭示了奢华造成的后果。

总的来说,《度关山》通过表达曹操的政治理想,强调了执政者应该勤俭、爱民、守法的重要性。诗中展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提倡节俭和大同思想。同时,诗人反对奢华和劳民思想,倡导民本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的渴望。 《度关山》赏析详情»

两汉诗人曹操的照片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操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通兵法,善于诗歌创作,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他的散文也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被称为建安风骨。著名作家鲁迅评价他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除了文学才华,曹操还擅长书法,尤其擅长章草。唐朝书法家张怀瓘在《书断》中评价他的书法为“妙品”。

曹操于220年正月庚子去世,享年66岁。他的一生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称为“曹氏文武之祖”。

猜您喜欢

善哉行 其二

两汉 曹操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
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
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
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精列

两汉 曹操

厥初生,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
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
愿螭龙之驾,思想昆仑居。
思想昆仑居。见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莱。
志意在蓬莱。周孔圣徂落,会稽以坟丘。
会稽以坟丘。陶陶谁能度?君子以弗忧。
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

对酒

两汉 曹操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
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礼让,民无所争讼。
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
斑白不负载。
雨泽如此,百谷用成。
却走马,以粪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
子养有若父与兄。
犯礼法,轻重随其刑。
路无拾遗之私。
囹圄空虚,冬节不断。
人耄耋,皆得以寿终。
恩德广及草木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