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儒(1558~1639)是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出生于华亭(今上海松江)。他在二十九岁时成为诸生,后隐居于小昆山,之后又搬到东佘山居住。他在家中专心著述,擅长诗歌和文学创作,书法造诣高超,尤其擅长苏、米两种字体。此外,他还具备绘画的才能,尤其擅长墨梅和山水画,他的梅花画作多为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陈继儒多次受到朝廷的征用,但他都以疾病为由辞谢。他在论画方面倡导文人画,主张南北宗论,强调画家的修养,认为书画同源。他的代表作品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之作。此外,他还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等著作。陈继儒于1639年去世。 陈继儒的诗词>>
陈著(1214-1297),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他在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中进士后,被调到饶州监管商税。景定元年(1260年),他成为白鹭书院的山长,并担任安福县的知县。
陈著是南宋时期的一位知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文才出众而闻名,尤其擅长诗词和散文创作。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感情色彩。他的诗词作品被广泛传播,并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文学才华,陈著还在政治上有一定的成就。他在饶州监税期间,积极推行改革,提高了税收的效益。在担任安福县知县期间,他注重民生福祉,努力改善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状况。他的政绩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和赞赏。
陈著晚年号嵩溪遗耄,意味着他在晚年时退隐山水之间,过着宁静的生活。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追求,也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他的作品中常常描绘山水之美,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关于陈著的出生和死亡年份,他出生于1214年,去世于1297年。他的一生充满了辛勤努力和成就,他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成就使他成为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人物。
陈著的诗词>>
高鹗(1758年—约1815年),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行一、红楼外史,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出版史、传播史上首个刻印本、全璧本——程高本的两位主要编辑者、整理者、出版者之一。他是清代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出生于辽宁铁岭,自署铁岭高鹗、奉天高鹗。他的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
高鹗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中举,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士及第,历任内阁中书、汉军中书、内阁典籍、内阁侍读、江南道监察御史、刑科给事中等职。他在官场上有一定的成就和地位。
除了参与《红楼梦》的编辑整理工作外,高鹗还有一些作品传世,如《月小山房遗稿》和《砚香词·簏存草》等。这些作品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创作能力。
关于高鹗的死亡时间,没有确切的记载,只知道他大约在1815年左右去世。
高鹗的诗词>>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出生于1083年,具有出色的文学才华,擅长诗文和词曲创作。他的作品中不乏爱国主义的篇章,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和对抗金的决心。尤其在咏史方面,李纲的作品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他的代表作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和《梁溪词》等。李纲是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积极参与抗金斗争,为保卫祖国的疆土和民族尊严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李纲在1140年2月5日去世,结束了他辉煌的一生。他的去世给南宋政权和抗金斗争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精神和事迹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李纲的诗词>>
根据提供的内容,整理补充如下:
李延年是西汉时期的音乐家,生年不详。他是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起初,李延年因犯法而受到腐刑,被贬为宫中狗的饲养员。然而,由于他擅长音律,引起了武帝的注意和喜爱。
有一天,李延年为武帝献上了一首歌曲:“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首歌曲深深打动了武帝。由于这首歌的原因,李延年的妹妹被选入宫中,被封为李夫人。
李夫人生下了昌邑王刘髆后,李延年也因此被封为“协律都尉”,负责管理皇宫的乐器。他备受武帝宠幸,与武帝同寝共起,地位极为崇高,被比作韩嫣(汉武帝宠爱的美女)。
然而,李夫人去世后,李延年的地位开始下降。在太初年间,由于他的弟弟李季在后宫引起混乱,汉武帝下诏灭李延年和李季兄弟的宗族。关于李延年的死亡细节没有提及。
综上所述,李延年是西汉时期的音乐家,因擅长音律而受到汉武帝的喜爱。他的妹妹成为武帝的宠妃李夫人,李延年也因此得以在宫中担任重要职务。然而,随着李夫人去世和弟弟的乱行,李延年的命运逐渐走向了衰落。
李延年的诗词>>
崔护(772年—846年),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人,是一位著名的唐代诗人。关于他的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却广为人知。
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崔护登上了进士及第的殿试,成为一名功名在握的士子。之后,他在公元829年(太和三年)担任京兆尹一职,同年又被任命为御史大夫和广南节度使。
崔护的诗作以其精练婉丽的风格和清新的语言而著称。《全唐诗》中收录了他的六首诗,都是佳作。其中,《题都城南庄》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被广泛传颂,深受人们喜爱。这首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简洁的描述,道出了人们共同的生活体验,使崔护赢得了不朽的诗名。
崔护的生平事迹虽然不详,但他的诗作却流传至今,成为唐代文学的瑰宝。他的诗风简练而婉约,语言清新,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而且至今仍被人们传诵和欣赏。崔护以其才华横溢的诗歌成就,成为了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崔护的诗词>>
吴潜(1195—1262),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他于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他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拜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然而次年他被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吴潜被任命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来改封许国公。然而他被贾似道等人排挤,再次被罢相,被贬谪到建昌军,后来又被徙到潮州、循州。
吴潜与姜夔、吴文英等人有交往,但他的词风更接近于辛弃疾。他的词作多抒发了他对于济时忧国的抱负和对于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他的词格调沉郁,感慨特深。他著有《履斋遗集》,并且还有一部词集《履斋诗余》。关于吴潜的生平和作品,这些著作都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吴潜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