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诗人元稹的照片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是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间的诗人,字微之,别字威明,出生于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他的父亲是元宽,母亲是郑氏。元稹是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的十四世孙。
在早年,元稹与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致力于创作新的乐府诗。乐府是一种古代的民歌体裁,元稹和白居易试图通过创新和改革,使乐府诗重新焕发活力。
元稹的诗歌作品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情感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涉及爱情、离别、人生哲理等主题,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优美流畅,被誉为“元白”,与白居易并称。
元稹的生平和事迹还有待进一步补充。 元稹的诗词>>

金朝诗人萧道成的照片
萧道成

齐高帝萧道成于427年出生,字绍伯,小名斗将,是汉族。他是齐朝的开国皇帝,统治了四年。根据《南齐书·高帝纪》的记载,萧道成是汉相萧何的二十四世孙。他的先祖居住在东海兰陵(今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
根据《南齐书·武帝本纪》的记载,高祖萧整在东晋初期过江,定居在晋陵武进(今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万绥村),并在此地建立了兰陵郡,称为南兰陵。因此,萧氏后来被称为南兰陵(今常州)人。
萧道成年少时曾跟随名儒雷次宗学习,主要学习《礼》和《左氏春秋》。他开始仕宋时,最初担任左军中兵参军,后来领导偏军征讨仇池,进军距离长安八十里。由于兵力不足,再加上听闻宋文帝去世的消息,他便返回了。
关于萧道成的死亡,资料中没有提及具体的时间和原因。 萧道成的诗词>>

金朝诗人张旭的照片
张旭

张旭(约685年—约759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曾担任常熟县尉和金吾长史的官职。张旭擅长草书,性格爱好酒,因此被世人称为张颠,也是“饮中八仙”之一。
张旭的草书在当时与李白的诗歌和裴旻的剑舞并称为“三绝”。他的诗歌也有独特的风格,以七绝为主要形式。他与李白、贺知章等人一起被列为饮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诏,将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和张旭的草书称为“三绝”。
除了草书和诗歌,张旭还擅长诗歌创作,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一起被称为“吴中四士”。他的传世书迹包括《肚痛帖》、《古诗四帖》等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他在书法和诗歌方面的才华和独特风格。
关于张旭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约为685年至759年,具体的日期不详。 张旭的诗词>>

金朝诗人陈子昂的照片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是唐代文学家、诗人,出生于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他字伯玉,是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陈子昂曾担任右拾遗,因此后世称他为陈拾遗。
陈子昂的诗歌作品共有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以及《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被称为仙宗十友,他们都是唐代文学界的重要人物。
关于陈子昂的生平和死亡,文献中没有详细的记载。 陈子昂的诗词>>

金朝诗人赵令畤的照片
赵令畤

赵令畤(1061~1134),初字景贶,苏轼为之改字德麟,自号聊复翁。他是太祖赵匡胤的次子燕王德昭(赵德昭)的玄孙。在元祐中,他被签书颍州公事,当时苏轼是颍州知州,他荐举了赵令畤的才能于朝廷。然而后来他被牵连进了元祐党籍案,被废黜了十年。绍兴初年,他袭封安定郡王,并被迁任宁远军承宣使。然而在四年后,他去世了,追赠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职。他著有《侯鲭录》八卷,而赵万里为他辑录了《聊复集》词一卷。 赵令畤的诗词>>

金朝诗人赵嘏的照片
赵嘏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赵嘏的诗词>>

明代诗人沈周的照片
沈周

沈周(1427~1509)是明代杰出的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他是汉族,出生在长洲(今江苏苏州)。沈周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
沈周不参加科举考试,专注于诗文和书画创作。他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为“明四家”。他的作品流传至今,其中包括《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等。
此外,沈周还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著作。 沈周的诗词>>

金朝诗人张衡的照片
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伟大学者,涉猎广泛,包括天文学、数学、发明、地理学、制图学和文学等领域。他在汉朝担任过尚书的职位,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和地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衡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天文学:张衡在天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研究了天体运行规律,提出了一些关于日月食和星象的理论。他还发明了浑天仪,这是一种用来观测天体运动的仪器,对后世的天文观测有很大影响。
2. 机械技术:张衡在机械技术方面也有很多创新。他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可以用来检测地震的方向和强度。他还发明了水力驱动的自动门,这是古代机械技术的重要突破。
3. 地理学和制图学:张衡对地理学和制图学也有深入研究。他绘制了一幅精确的地图,标注了各个地区的山川河流,为后世的地理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4. 文学和学术:张衡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学者。他的文学作品流传至今,包括《平子论》和《西京杂记》等。他的学术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对当时的学术界有很大影响。
张衡的贡献被广泛认可,他的名字也被永久地铭刻在太阳系中的一个小行星上,以表彰他在天文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张衡的诗词>>

清代诗人李方膺的照片
李方膺

李方膺(1695~1755)是清代诗画家,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乳名龙角。他出生于通州(今江苏南通)。
李方膺曾担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务。然而,由于遭到诬告,他被罢官。之后,他去了扬州借园居住,并自称为借园主人。他以卖画为生。
李方膺与李鱓、金农、郑燮等人有交往。他擅长诗文书画,尤其擅长描绘梅、兰、竹、菊、松、鱼等题材。他注重师法传统和师法造化,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画笔法苍劲老厚,剪裁简洁,不拘形似,活泼生动。因此,他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
关于李方膺的死亡情况,文中没有提及。 李方膺的诗词>>

金朝诗人齐己的照片
齐己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是唐朝晚期著名的诗僧。他出生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出家后在衡岳山修行。齐己以其卓越的诗才和佛学造诣而闻名于世。
齐己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诗风受到了唐代山水诗的影响,常以山水景色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作多以五言绝句为主,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除了诗歌创作,齐己还对佛学有深入的研究。他曾游历名山大川,参访名刹禅院,广泛学习佛教经典和禅宗教义。他的佛学造诣使他的诗作充满了禅意和哲理,展现了他对人生、宇宙和佛法的思考。
齐己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意味着他将自己视为衡岳山的沙门,表达了他对佛法修行的执着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他的晚年生活在衡岳山中度过,与自然融为一体,修行禅定,写作诗歌,过着清净自在的生活。
齐己于937年圆寂,结束了他在人世间的修行生涯。他的诗作和佛学著述流传至今,对后世诗人和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被收入了《全唐诗》和《全唐文》,成为唐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诗歌作品被广泛传诵,被誉为唐代山水诗的代表之一,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齐己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