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是中国西汉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出生在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也有一说他是蜀郡(今四川成都)人。司马相如以其出色的辞赋才华而闻名,被誉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和辞宗。
在景帝时期,司马相如担任武骑常侍,但因病而被免职。他的代表作品是《子虚赋》,这篇赋文词藻华丽,结构宏大,被后人称为赋圣。司马相如的辞赋作品在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除了他的文学成就,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他们的爱情故事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一。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将司马相如和司马迁放在同一个专节中评述,称赞司马相如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不亚于司马迁。
司马相如的生平和贡献使他成为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辞赋作品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传颂。他的才华和成就为后世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树立了榜样,他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据史书记载,司马相如去世于前118年。
司马相如的诗词>>
张祜(约785年—849年?)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字承吉,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庭,被人们称为张公子,享有“海内名士”的声誉。早年他曾居住在姑苏。在长庆年间,令狐楚向朝廷推荐了他,但他没有回应。后来他被任命到诸侯府任职,但却遭到了元稹的排挤,于是他前往淮南寓居,并深爱上了丹阳曲阿的地方,最终选择隐居在那里度过余生。
张祜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名作《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使他名声大噪,《全唐诗》收录了他的349首诗歌。他的诗歌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宫廷生活的感慨,展现了他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才华。尽管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境,但他通过诗歌创作留下了不朽的艺术遗产。关于他的具体出生和死亡日期,目前尚无确切的资料。
张祜的诗词>>
吴锡麒(1746~1818)是清代文学家,字圣征,号谷人,出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他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中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后被授予编修职务。他还两次充任会试同考官,并晋升为右赞善,进入直上书房,后来又担任侍讲和侍读,最终升任国子监祭酒。
吴锡麒生性耿直,不追求权贵,但他的名著在公卿之间广为传播。在担任上书房的时候,他与皇曾孙关系密切,成为莫逆之交。每当他得到一帖或一幅画作,必定与皇曾孙一起题跋,因此受到了极高的礼遇。
后来,吴锡麒因为亲老而乞养归里。他主讲了扬州安定乐仪书院以及安定、爰山、云间等书院,并时刻关注并提拔有才华的人。直到生命的尽头,他都致力于教育事业。
吴锡麒的诗词>>
班昭(约45年?-约117年?)是一位汉族史学家,出生于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她是史学家班彪女、班固与班超的妹妹,被认为是博学高才的女性。她嫁给了同郡的曹寿,但很快就成为了寡妇。
班昭的兄长班固著有《汉书》、《八表》和《天文志》,但这些著作都未完成,只有散乱的遗稿。班昭继承了兄长的遗志,独立完成了《汉书》中的第七表《百官公卿表》和第六志《天文志》,使得《汉书》得以完整呈现。
由于她的才华和知识,班昭被帝王数次召入宫中,皇后和贵人都要向她请教。因此,她被尊称为曹大家(gū)。班昭擅长写赋和颂诗,她创作了《东征赋》和《女诫》等作品。
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性历史学家,她的贡献为后世的女性学者树立了榜样。关于她的具体出生和死亡年份,由于历史记载的不完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班昭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