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公元687年~726年),字子羽,出生于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是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同时期,王翰是一位有才气的诗人,但他的诗集并未流传下来,仅有14首诗被收录在《全唐诗》中。
王翰曾经登上进士榜,他敢于直言极谏,因此被调任昌乐尉。后来,他再次被选拔出类拔萃,被任命为秘书正字。随后,他又被提升为通事舍人和驾部员外。
王翰曾经出任汝州长史,后来改任仙州别驾。在他的一生中,他以边塞诗人的身份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但可惜的是,他的诗集没有流传下来,我们只能通过《全唐诗》中的14首诗来了解他的才华。王翰于公元726年去世。
豪放不羁,情感奔放,词华流丽,为人所爱。他的诗作《凉州词》被历代传诵,其中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更是广为人知。王翰的诗作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对自由不羁生活的向往,他的诗歌承载着他个人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王翰的豪放不羁的性格也是他仕途不得意的原因。他在登进士第后仍然每日以饮酒为事,这种放纵的生活态度使他无法得到官场的认可和重用。然而,正是这种性格使他成为了一个名诗人。他的豪放不羁和自由奔放的个性融入了他的诗歌创作中,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激情和张力。
在王翰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他的诗作中常常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和向往。他的诗作中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对自由不羁生活的向往,他渴望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王翰的诗作也反映了他对战争和征战的思考。他的《凉州词》中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征战英雄的赞美。他用豪放的词句描绘了战场上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征战英雄的敬佩和对战争的思考。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思考。
尽管王翰的仕途不得意,但他的诗歌却为后人所爱戴。他的诗作充满了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他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展现了他对战争和征战的思考。他的诗歌豪放不羁,情感奔放,词华流丽,为人所爱。王翰的诗歌成为了他的精神寄托,也成为了后人对他的纪念和赞美。
王翰生平详情»
王翰是一位出身富贵之家的词人,他的作品以旷达、豪放、谐谑而闻名,然而在这些背后,流露出了士兵们的一种厌战情绪。
王翰的词作风华流丽,他能够自己写歌词并自己舞蹈。在唐代的七言断句中,王昌龄的《秦时明月》被誉为压卷之作,而王翰的《葡萄美酒》也被推崇为压卷之作。王渔洋认为,必须要有压卷之作,而王维的《渭城》、李白的《白帝》、王昌龄的《秦时明月》、王之涣的《黄河远上》几乎可以算作是压卷之作。然而在唐朝末年,再也没有出现过像这四首诗一样的作品了。
据张说所说,王翰的文笔非常快,他写作能力很强。有一次,徐坚问张说当代文士中谁写得好,张说回答道:“王翰的文章就像琼林玉斝一样,虽然有些瑕疵,但是非常珍贵,如果能够弥补其不足,发挥其长处,也是一时之才。”这番评价应该是在说王翰的文章,而不是诗。可惜的是,他留下来的文章太少,我们无法判断张说的评价是否公正。
从王翰留下的十四首诗来看,他在写七言诗方面比五言诗更擅长。他有一首名为《饮马长城窟行》的歌行体诗,真正展现了他驾驭语言的才华和独特的观察角度。其中有句“归来饮马长城窟,长城道傍多白骨,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筑城卒……”,从这句诗可以看出,他对秦始皇为修筑长城而牺牲了无数百姓的行为感到愤怒,甚至指责修筑长城就是在“筑怨”,这也暗示了秦始皇的愚蠢。
他还写过一首《飞燕篇》和一首《古蛾眉怨》,这可能是在被贬谪之后创作的,因为内容涉及到对宫中奢侈生活的讽刺和对宫女命运不幸的哀叹,可以推测他想要宣泄一下自己的不满。幸好,他也有一些鼓励宫女的话,虽然不算特别积极,但对他自己来说比较适合——“人生百年夜将半,对酒长歌莫长叹”。
总的来说,王翰的凉州词与王之涣的凉州词同样享有盛名,他的作品流露出士兵们的厌战情绪。他的词作风华流丽,尤其在写七言诗方面更加出色。然而,他留下的作品较少,我们无法完全评判他的才华。无论如何,王翰的词作在唐代文坛上独树一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王翰评价详情»
王翰,字子羽,是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他中进士后,以直言极谏而被调到昌乐尉任职。后来,他再次被举荐,被任命为秘书正字。他的才华超群,被提拔为通事舍人和驾部员外。他还曾担任汝州长史和仙州别驾。王翰经常与才士豪侠一起饮乐游畋,但因此被贬为道州司马,最终去世。他的诗歌大多以歌颂沙场少年、玲珑女子以及欢歌饮宴等为题材,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和及时行乐的豪迈情怀。他的词语如云铺绮丽,霞叠瑰秀;诗音如仙笙瑶瑟,妙不可言。他的代表作有《凉州词二首》、《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古蛾眉怨》等,其中以《凉州词二首》(一)最为著名。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中透露出的豪迈和悲凉情感令人感受到深深的共鸣和震撼。《古蛾眉怨》中展现出的奇崛的想象和精美的词句让人不禁联想到李白和屈原的作品,真可谓是余音绕梁之仙作。王翰的诗集原有十卷,但现存的只有一卷(收录在《全唐诗》上卷第一百五十六页)。
王翰年轻时就显示出非凡的才智和聪颖,他的才华超群,举止豪放,不拘礼节。他于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中进士。当时,张嘉贞担任并州刺史,对王翰的才能赞赏有加,经常以礼遇相待。王翰则自己创作歌曲并跳舞,神态昂扬,气度非凡。
王翰性格豪爽,无拘无束,常与文人志士结交。杜甫在他的诗中赞叹王翰,写道:“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他的诗歌多以豪放壮丽的句子为主,可惜很多已经散失,传世之作中最负盛名的是他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诗流露出作者对战争的厌倦情绪,同时也表现了一种毫不拘束的意境。
王翰原本有十卷的诗集,但大部分已经失传。《全唐诗》只收录了他的诗歌一卷,共十四首。
王翰介绍详情»
王翰是唐代初期的一位诗人,他以驾部员外郎的身份前往西北前线参战。在那个时代,边界上的少数民族经常侵犯中原地区,因此朝廷需要派遣军队前往抵御敌人。除了武官外,军队还需要一批文官负责处理文书事务。因此,许多文人也有机会参与边塞战争,这也促使了“边塞诗”的繁荣。王翰的诗歌以“凉州词”为代表,他的作品不仅有王翰自己的作品,还有其他一些诗人如王昌龄、王之涣、高适、岑参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给初唐诗坛带来了新的气象。
王翰以驾部员外郎的身份前往西北前线,驾部是负责向前线输送马匹和粮草等军需物资的部门。员外郎是一个副职,通常由文职人员担任,因此他有时间写诗。王翰的这首诗显然是从即将奔赴战场的将军的角度来写的。诗中描述了将军在行辕里享受美酒时,突然接到敌军到来的消息。他来不及喝完剩下的酒,便匆忙准备上阵,此时琵琶声也响起。他放下酒杯,跨上战马,虽然有些醉意,但他还是开玩笑地对身边的僚属说,也许我会醉倒在沙场上,而不是被敌人打死,即使如此,你们也不能笑话我,因为从古到今,很少有人能活着回到战场。这段幽默的描写给诗歌增添了一丝轻松的氛围。
王翰的诗歌传世下来只有十四首加上两句半,收录在《全唐诗》中,此外还有一篇文章收录在《全唐文》中。据说他的文集有十卷,但是后来却没有人见过了。有学者曾经对王翰进行考证,但是由于现有的资料有限,无法确定他的确切生卒年。唐代有很多诗人,我们对他们的生卒年并不清楚,新旧两唐书只记录了他们的传记,尤其是生年。《唐才子传》更是很少提及这方面的内容,即使有提及的,也存在许多错误。
王翰轶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