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昭(约45年?-约117年?)是一位汉族史学家,出生于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她是史学家班彪女、班固与班超的妹妹,被认为是博学高才的女性。她嫁给了同郡的曹寿,但很快就成为了寡妇。
班昭的兄长班固著有《汉书》、《八表》和《天文志》,但这些著作都未完成,只有散乱的遗稿。班昭继承了兄长的遗志,独立完成了《汉书》中的第七表《百官公卿表》和第六志《天文志》,使得《汉书》得以完整呈现。
由于她的才华和知识,班昭被帝王数次召入宫中,皇后和贵人都要向她请教。因此,她被尊称为曹大家(gū)。班昭擅长写赋和颂诗,她创作了《东征赋》和《女诫》等作品。
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性历史学家,她的贡献为后世的女性学者树立了榜样。关于她的具体出生和死亡年份,由于历史记载的不完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班昭:一位儒学世家出身的女学者
班昭是一位出身于儒学世家的女学者。她的父亲班彪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学者,对班昭的影响深远。在父亲的熏陶下,班昭学问广博,才干出众。十四岁时,班昭嫁给了同郡人曹世叔。丈夫早逝后,班昭清守妇规,举止合乎礼仪,品行高尚。
班昭为兄班超请命
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班超长期居住在偏远的异地,年迈之际思念故土,上书朝廷请求回国。为了让班超能够回国,班昭上疏和帝。她在奏章中写道:“班超刚出塞时,就立志捐躯为国,时逢陈睦被害,班超以一己之力,辗转异域,幸亏有陛下的福德庇佑,得以全活,至今已有三十年了。当初跟随他一起出塞的人,都已作古。班超年满七十,衰弱多病,即使想竭尽报国,已力不从心。如有突发事件,势必损害国家累世的功业。我听说古人十五从军,六十还乡,中间还有休息、不服役的时候。因此我冒死请求陛下让班超归国。班超在壮年时候竭尽忠孝于沙漠之中,衰老的时候则被遗弃而死于荒凉空旷的原野,这真够悲伤可怜啊!如果班超逝命丧异域,边境有变,希望班超一家能免于牵连之罪。”
和帝看过班昭的奏章后非常感动,于是派遣戊己校尉任尚出任西域都护,接替班超的职位,班超得以告老还乡。
班昭在朝中的地位
班昭的哥哥班固是《汉书》的作者,但他在写作《汉书》的《八表》和《天文志》时去世了。汉和帝下诏让班昭到东观藏书阁,续写完成《汉书》。汉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宫,并让皇后和贵人们视班昭为老师,称她为“大家”。每当各地贡献珍贵稀奇物品时,都会请班昭作赋赞扬。
邓太后临朝听政后,特许班昭参与政事。班昭为政勤奋,邓太后非常满意,因此破格加封班昭之子曹成为关内侯,官至齐国的国相。
《汉书》的继承者
《汉书》刚面世时,许多人读不懂,同郡的马融便拜伏在藏书阁下,跟随班昭学习《汉书》。后来,皇帝下诏书叫马融的哥哥马续接替班昭,完成《汉书》的续写。
班昭的谏言
在永初年间,太后的哥哥大将军邓骘以母丧为由,上书朝廷,请求退职。太后不打算批准,于是征询班昭的意见。班昭于是上疏说:“皇太后,您的哥哥邓骘以母丧为由请求退职,这是他的私心,不符合国家的利益。我建议您不要批准他的请求。”班昭的谏言得到太后的认同,邓骘最终没有退职。
班昭以其聪明才智和高尚品德,在当时的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的努力和贡献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成为了一位令人敬佩的女学者。
班昭人物生平详情»
典范和行为准则。她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接受,对于塑造了中国古代妇女的角色和地位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班昭提倡的“三从之道”是指妇女应该在家庭中顺从丈夫、在婚姻中顺从父母、在社会中顺从君王。她认为妇女应该以顺从为美德,服从男性的支配和指导。这种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男尊女卑的普遍观念,认为男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应该拥有绝对的权威和决策权,而女性则应该居于从属地位,服从男性的支配和指导。
班昭还强调了“四德之仪”,即妇女应该具备的四种美德和行为规范。这包括妇德、妇言、妇容和妇功。妇德指的是妇女应该具备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包括忠诚、孝顺、贞节等。妇言指的是妇女应该言行得体,不轻诺言、不妄言、不乱言。妇容指的是妇女应该注重仪容仪表,保持端庄、娴静的形象。妇功指的是妇女应该在家庭中承担起劳动和责任,为家庭的繁荣和幸福做出贡献。
班昭的女性观念强调了妇女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认为妇女应该以家庭为天地,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丈夫和家庭。她认为妇女不必追求才学和事业,而是应该专注于家庭事务,为丈夫和家庭的幸福而努力。她认为妇女的价值和地位在于对丈夫和婆婆的顺从和侍奉,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接受。
班昭的女性观念在中国古代妇女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的观点被广泛传播,成为了中国古代妇女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虽然在现代社会中,班昭的女性观念被认为是对女性地位的限制和压迫,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她的观点对于维系家庭和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班昭的贡献不仅在于她的著作和整理工作,更在于她对于中国古代妇女角色和地位的塑造和影响。
班昭主要成就详情»
范晔,又称班昭,是一位博学高才的女性。她的丈夫世叔早逝,但她仍然保持着节操和行为准则。赵傅是一位东观续史的才子,他的赋颂文笔娴熟。徐钧则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性,她的文章和品行都非常出色。她说,有哪个女性能像她一样既有才华又有品行美。她认为,不需要再编写汉史,因为女性也能在人间传承自己的故事。
萧良有赞美班昭的汉史著作,同时也赞美了蔡琰的胡笳演奏。他说,班昭的作品就像凤凰一样美妙动人,而蔡琰的琵琶演奏也同样出色。刘克庄则为孟坚补充了班昭的史书,他认为班昭的才学和中郎传业都非常出色,同时也称赞了蔡琰的词章才华。
刘体信则称赞班昭续写《汉书》,他认为马融在当时也是一位博学者,他请伏阁从班昭那里学习句读,他的见识和认识已经超越了后人,非常伟大。清溪徐曼仙畹兰则倾倒于班昭的续史才华,她说自己十年来一直梦见班昭,仿佛置身于苏台之上。
康有为则将班昭与其他杰出的男性相提并论,他认为班昭具备了姜子牙的德行、秦良玉的勇毅、辛宪英的清识、李易安的词章才华以及宋若宪的经术。他认为这样的女性在男子中非常罕见。
总的来说,班昭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女性,她的才华和品行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的作品和才华不仅在当时受到了认可,而且在后人中也被广泛传颂。她的存在证明了女性在学识和才华方面同样能够与男性媲美。
班昭人物评价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