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扪参历井,恰匆匆三见,西州七夕。怪得骄阳回避晚,犹去新秋两日。天上良宵,人间佳节,初不分今昔。夜来急雨,洗成风露清绝。
因为万里飘零,君平何在,谁识乘槎客。插竹剖瓜休妄想,巧处那容人乞。院宇初凉,楼台不夜,漫说经年隔。引杯长啸,醉看天地空阔。
京镗(1138—1200),字仲远,南宋丞相、词人,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他于绍兴二十七年考中进士,后历任江州瑞昌县知县。孝宗召他入朝,任监察御史,后升任右司郎官。淳熙十五年,他被任命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任成都府知府。光宗绍熙二年(1191),他被召为刑部尚书,五年后,他被任命为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庆元二年(1196),他被任命为右丞相,六年后晋升为左丞相,并封为翼国公。京镗去世时年六十三岁,追赠太保,并谥号文忠,后来改谥为庄定。他的作品有诗集七卷、词集《松坡居士乐府》二卷,《文献通考》也流传至今。关于他的事迹可以在《诚斋集》卷一二三《京公墓志铭》中找到,同时《宋史》卷三九四也有他的传记。